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庫蘇摩,撒東那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usumo, Sardono W.
作者: 戴雅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他是爪哇編舞家,鑽研西方理論家如葛羅托斯基(Grotowski)和阿爾陶(Artaud)的學說來探索傳統印尼美學。曾在爪哇中部梭羅(Solo)接受宮廷舞蹈訓練,那裡擁有爪哇兩種傳統宮廷舞中的一種典型,另一種則在日惹(Yogyakrta)。他亦曾於1968年時,在瑪莎格蘭姆(Martha Graham)工作室中學習,他創新的作品,經常會在雅加達藝術中心(Jakarta Arts Center,簡稱TIM)看到。1968年,他意識到爪哇舞蹈已遭「進步理念」的錯誤應用所扭曲,而淪為僅只是娛樂的層次;有鑑於此,他創作了《Samgita Ⅰ- 》(1969-1971),其中他捨棄技巧回歸到舞者的內在精神去強調舞蹈。撒東那開始到印尼偏遠地帶做田野調查,發覺他們原始的活力和率真,使他能夠用十分非傳統式的方法去創新一些主題,在《Meta Ecology》(1979)中,舞者全身覆蓋著泥漿,在一個泥漿洞穴中跳舞。撒東那透過學習並整合鄉村舞蹈諸種形式,不只拓展甚至還超越了他的傳統領域;他帶著他的都會學生一起到某個村莊,在當地某位老師門下學習,在那裡停留了好幾個月,並且與當地老師及舞者們創作出一支作品,他的許多舞作都是由村莊和城市舞者共同演出。撒東那擷取特定的文化為主體,並參入其他的文化元素,《Samgita》顯然是爪哇式的。1974年,他和峇厘藝術大師Pasek Tempo,以及提吉村(Teges)村民合作創作出《德拉來的故事》(The story from Dirah),述說十二世紀時,有一個寡婦因國王拒絕牽他女兒的手而降瘟疫給克迪里王國(Kediri)。《塑膠森林》(Plastic Forest)中,他和加里曼丹(Kalimantan)來的舞者合作,探索雨林遭破壞。撒東那的研究提出讓觀眾知曉並促使他們思考的作品,所編的舞蹈長度大部分是整晚一齣(evening-length),其作品直率、赤裸而固守儀式,並且極富爭議性的混合傳統和現代的印尼生活。
參照:
《Moving Between Unity and Diversity》The Drama Review, summer 1993.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庫蘇摩,撒東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