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專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ㄨˊㄗˋㄓㄤˇㄨㄛˋㄏㄨㄛˋㄩㄥˇㄧㄡˇㄖㄨˊ:「ㄓㄨㄢㄒㄧㄤˇ」、「ㄓㄨㄢㄓˋ」、「ㄓㄨㄢㄌㄧˋ」、「ㄓㄨㄢㄇㄟˇㄩˊㄑㄧㄢˊ」。
  2. ㄉㄢㄐㄧˊㄓㄨㄥㄒㄧㄣㄌㄧˋㄖㄨˊ:「ㄓㄨㄢㄓㄨˋ」、「ㄓㄨㄢㄒㄧㄣ」、「ㄓㄨㄢㄐㄧㄥ」、「ㄊㄚㄋㄧㄢˋㄧㄢˊㄐㄧㄡˋㄙㄨㄛˇㄕˊㄓㄨㄢㄍㄨㄥㄇㄟˇㄕㄨˋ。」
  3. ㄊㄜˋㄅㄧㄝˊ˙ㄉㄜㄖㄨˊ:「ㄓㄨㄢㄔㄤˊ」、「ㄓㄨㄢㄢˋ」、「ㄓㄨㄢㄔㄜㄐㄧㄝㄙㄨㄥˋ」、「ㄒㄧㄢˋㄕˊㄓㄨㄢㄙㄨ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專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ān
解釋:
  1. 純一、誠篤。
    【例】專一、專心、專注
  2. 單獨、特別的。
    【例】專精、專門、專案
  3. 獨占、把持。
    【例】專政、專權、專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ān
解釋:
[形]
1.集中心志、一心一意。如:「專注」。《孟子.告子上》:「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2.單獨的。如:「專利」、「專美」。
3.特別的。如:「專長」、「專案」。
[動]
獨占、把持。如:「專政」。《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光專權自恣。」
[副]
1.特地。如:「限時專送」。
2.單獨的。如:「專精」、「專攻」。
[名]
姓。如春秋時吳國有專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ua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獨占或獨掌。
  2. [[形] ] 專有的或獨享的。
  3. [[形] ] 集中在同一事物上。
  4. [[副] ] 專門、擅長於。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長二尺六寸之笏。《說文解字.寸部》:「專,六寸簿也。」清.段玉裁.注:「六寸簿蓋笏也。」

2. 紡塼。集絲之器具。《說文解字.寸部》:「一曰專,紡專。」

3. 集中心志,不雜亂。如:「專注」。《孟子.告子上》:「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

4. 擅、獨斷。《左傳.桓公十五年》:「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淮南子.主術》:「其立君也,所以剬有司,使無專行也。」漢.高誘.注:「專,擅。」

5. 獨佔、把持。如:「專政」。《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光專權自恣。」

6. 單獨。如:「專美」、「專精」。《禮記.曲禮上》:「有憂者側席而坐,有喪者專席而坐。」漢.鄭玄.注:「專猶單也。」宋.陳亮〈復杜伯高書〉:「左右筆力如川之方至,無使楚漢專美於前,乃副下交之望。」

7. 特別、別於一般。如:「專長」。《明史.卷五五.禮志九》:「古之婚禮,結兩姓之歡,以重人倫。近世以來,專論聘財,習染奢侈。」

8. 特地。如:「限時專送」。

9. 姓。如春秋吳有專諸。《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列傳》:「公子光乃令專諸襲刺吳王僚而自立,是為吳王闔廬。」

注音: ㄓㄨ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專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