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形質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ylomorphism
作者: 楊龍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形質說為以形式與質料來說明事物之變化的一種學說。就希臘文字義來探討,而hyle列為指物質或質料(matter),morphe則指形式(form),hylomorphism指主張任何自然事物皆具有形式與質料兩種成分的學說。形質說乃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所提出,並經由中世紀的經院哲學繼續完成;亞里斯多德及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學派皆持形式與質料的說法來解釋事物之變化。所謂的形式是實際存在性(actuality)及活動性(activity)的原理,而質料與物質是潛能性(potentiality)及被動性(passivity)的原理,所有自然事物由此兩種原理所建構。
  完全不具形式者為原質(prime matter)。一般的物體往往具有質料及形式兩部分,形式為比較事物差異之內在本質,故而常名之為本質型式;完全不帶有質料者稱為純粹形式。質料其有可改變的潛能,改變之後則稱之為實現。改變又分成兩類:實體改變(substantialchange)及本質改變;實體改變是質料不變但形式有變化,本質改變則是質料與形式都發生變化。原質及純粹形式都不會改變。對於個別事物來說,形式不一定會隨著變化而改變,故保有連續性和同一性。
  亞里斯多德利用形質說以及四因說來解釋變化,企圖解決柏拉圖留下來的形質分立、理念與現象分離的連接問題。就柏拉圖而言理念、形式皆獨立於現象、質料之外;亞里斯多德卻強調二者的合一,質料有潛能,可接納形式而成為具體的存在,形式是質料的潛能經過了實現以後的「現實」。表面上看亞里斯多德觀點與柏拉圖有根本之差別,但仔細檢視,所謂的原質及純粹形式都不是形式與質料之結合,而是不其形式的質料及不具質料的形式,因此亞里斯多德的形質說仍與柏拉圖的觀點相去不遠。利用形質說來解釋事物之變化時常會出現二種錯誤:一是對事物變化之特性不明而誤用了形質說;二是對於形式與質料之認定不恰當以至產生誤解。亞里斯多德在水變水蒸氣的說明上就出現了錯誤;今日科學研究已知水及水蒸氣皆是水分子,故應屬質料相同而形式不同,但亞里斯多德卻以為水、水氣乃二種不同的質料,以至解釋與科學說明不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形質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