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在的批評 - 教育百科
內 | |
在 | |
的 | |
批 | |
評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ntrinsic Criticism |
作者: | 郭禎祥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內在的批評,即文藝批評中所謂的「新派的藝術批評」(New Criticism),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批評運動;此派所服膺的目標,即阿諾德(Matthew Arnold, 1822~1888)之名言:「於對象的自身之中,去看清它的真實面目。」他們主張作品的意義和價值就以作品本身固有之現象和性質來探討,尊重特殊藝術品的獨特性,不將藝術品歸類,或如新古典派批評一樣,用某一特定規律去評價藝術品。由於這些批評家們側重於藝術品的形式結構,故認為作品的生命和感動力,首先來自我們的知覺所接觸到的形式層面,而忽略了藝術的背景層面。例如傅萊(Roger Fry)認為藝術品是孤立的,不與任何現實生活的聯想有牽涉,也不該有牽連,若要品評藝術品,只有從形式結構著手,無須依賴其他層面。貝爾(Clive Bell)認為所有偉大的藝術品,歷經漫長的歲月,仍能激發吾人美感,乃是在其作品裡「有意義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所引起的,在這裡面,線條色彩、形狀都被組合到一種獨特的方式之中,並由其中獨特的關係所導致的結果,這種「有意義的形式」是一切視覺藝術所共有的通性。他所謂「有意義的形式」之原意是:形式的背後隱藏著實在,當實在的意義透過了形式而被人感觸到的時候,形式才有了意義。 此派的批評既然從形式上下功夫,於是作品裡的點、線、面、形狀、色彩、肌理、質感、節奏、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關係,以及結構之分析和解說,乃成為其解釋、判斷作品的最重要管道與方法。這種強調形式美的分析和感受之批評類型,是重視形式結構的分析和說明勝於價值判斷。但有些藝術品的創作動機有時常與社會、政治、經濟各方面有相當的關聯,若忽視這些背景關係,就很不容易了解作品的意義與價值的。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內在的批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