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緝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ㄙㄡㄅㄨˇㄓㄨㄛㄋㄚˊㄖㄨˊ:「ㄑㄧˋㄅㄨˇ」、「ㄊㄨㄥㄑㄧˋ」、「ㄑㄧˋ」。
  2. ㄐㄧㄤㄇㄚˊㄆㄧˊㄘㄨㄛㄔㄥˊㄒㄧㄢˋㄖㄨˊ:「ㄑㄧˋㄇㄚˊ」、「ㄑㄧˋㄐㄧ」。
  3. ㄈㄥˊㄅㄧㄢㄖㄨˊ:「ㄑㄧˋㄅㄧ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緝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搜捕、捉拿。
    【例】緝捕、通緝、緝私
  2. 將麻捻搓成線。
    【例】緝麻、緝績
  3. 縫衣邊。
    【例】緝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將麻捻搓成線。《說文解字.糸部》:「緝,績也。」清.段玉裁.注:「凡麻枲……析其皮如絲而撚之,而𠟪之,而續之,而後為縷,是曰績,亦曰緝。」如:「緝麻」、「緝績」。宋.蘇軾〈次子由詩相慶〉詩:「六子晨耕簞瓢出,眾婦夜緝燈火共。」明.歸有光〈先妣事略〉:「入城,則緝纑,燈火熒熒,每至夜分。」
2.縫衣邊。如:「緝邊」。《儀禮.喪服》:「斬衰……《傳》曰斬者何不緝也。」
3.搜捕、捉拿。如:「緝凶」、「通緝」、「緝私」。
4.聚合。《後漢書.卷六六.陳蕃等傳.贊曰》:「人謀雖緝,幽運未當。」《文選.顏延之.陽給事誄》:「難立乎將卒之間,以緝華裔之眾。」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一種縫紉法。用短而密接的線跡,一針對一針的細縫。如:「緝邊」、「緝鞋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p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tship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ㄑㄧˋ

1.將麻捻搓成線。《說文解字.糸部》:「緝,績也。」清.段玉裁.注:「凡麻枲,……析其皮如絲而撚之,而之,而續之,而後為縷,是曰績,亦曰緝。」《管子.輕重乙》:「大冬營室中,女事紡績緝縷之所作也,此之謂冬之秋。」宋.蘇軾〈次子由詩相慶〉詩:「六子晨耕簞瓢出,眾婦夜緝燈火共。」

2.縫衣邊。《儀禮.喪服》:「傳曰斬者何?不緝也。」

3.搜捕、捉拿。《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你且去殯葬丈夫,我自去差人去捕緝強賊。」《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幸虧太尊求他暫緩打電報,一面答應設法緝兇。」

4.聚合。《後漢書.卷六六.陳王列傳.陳蕃.贊曰》:「人謀雖緝,幽運未當。」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難立乎將卒之間,以緝華裔之眾。」

㈡ㄑㄧ

短而密接之縫紉法。清.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母教女弟子數人,且緝屨以為食。」

注音: ㈠ㄑㄧˋ ㈡ㄑ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緝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