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學校教育運動 - 教育百科
反 | |
學 | |
校 | |
教 | |
育 | |
運 | |
動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Deschooling Movement |
作者: | 馮朝霖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反學校教育運動」因一九七一年〔反學校教育社會〕(或譯作〔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一書的出版而引發;此書深刻地影響了西方的教育思想,也震驚了那些志得意滿的專業教育者。因為作者伊利希(Ivan Illich, 1926~)在書中以最戲劇性的形式來質疑正式學校機構存在的必要性。伊利希認為「反學校教育」應被視為西方教育思想的一項重要改革,即使我們對此仍缺少任何理性的歷史觀點。 伊利希大部分的想法,是遵循著馬克斯主義者對歷史的解釋而來的;他強調學校是一個邪惡的、反人文的機構,應該盡快地被撤除。對伊利希而言,「學校」是一個普通名詞,下至幼稚園,上至大學,都只是一個巨大的整合系統,目的在讓人們可以在不同的行業中找到工作。以他的觀點言,學校教育並未為個人預備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反而只是經由對文憑的控制,來達成其壟斷的行為而已。 在當前教育的活動中,學校倡導市場經濟,知識被包裝成商品,與真實情境脫離,因而並無太大意義。至於課程則是向「知識存貨」場所提貨出來,就如同超級市場中無生命的貨物一般。學校機構就如同監獄下軍隊、修道院這些不平衡的社會機構一樣,使用強制的方式,將一群具有相當同質性的人聚在一起;但這是不自然的。根據伊利希的說法,兒童在這樣的環境中被制約了,接受了教育中所謂正確的價值觀,並被迫扮演著這個機構中的角色;他稱之為「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不過,反學校教育並非建設性的作法。什麼才是建設性的步驟呢?伊利希認為必須完全讓學習「非正式化」:只要有一個合適的地方,人們會主動的、好奇的、靈活的去進行與個人和社會生活有關的學習活動。在伊利希的教育理論中,人無優劣之分,只是有差異;這些差異讓我們以不同方式生活,並且追求不同形式的成就。只要我們對這些活動夠投入,那麼成就就會有價值。因此,學習的內容必須滿足個人的需求,學習取自生活的活動中,取自五花八門的環境中。 根據伊利希的構想,教師的任務必須改變,而國家的任務也不再是提供教育的工作,因為再也沒有學校了。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反學校教育運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