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唐文治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林萬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唐文治(1865~1954),號蔚芝,晚年號茹經,江蘇省太倉州鎮洋縣人。十四歲讀完五經。十六歲考取太倉州學。一八八二年,年十八歲參加南京省試,中舉人。二十一歲入江陰南菁書院肄業。二十二歲開始編[茹經堂文集],後來他的學生稱他為茹經先生及茹經老人即源自此。
  在二十八歲考取進士之前,曾數次赴禮部應試未中。迨中進士試第三十一名後,以主事錄用,分發戶部(今財政部)。一八九八年傳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
  一九○一年隨專使那桐赴日謝罪。次年又以英皇加冕,隨專使載振到英致賀,並訪遊比利時、法國、美國及日本等國。一九○三年晉升商部右丞,不久調左丞。一九○六年,清廷中央變更官制,設立農工商部,乃任左侍郎署尚書,不久以其母逝世而不留任。從此無意官場,轉而致力於教育事業。
  一九○七年,奉派任上海高等實業學堂監督。該學堂即原有之南洋公學,亦即後來國立交通大學的前身。次年當選江蘇省教育總會會長。民國成立後,仍任該校校長,後以眼疾,請辭數次,而於一九二○年奉准去職,這時候,交通部已將上海、唐山及北平三所學校合併改組為交通大學。唐氏除致力於交通大學的校政外,又先後創辦了北京實業學堂、吳淞商船學堂、無錫國學專修館。辭去交大校長職務後,仍長期在國學專修館任教,迄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起,尚隨學校內遷後方授課。政府撤退來臺時,由於年事已高,且雙目已盲,無法避離。逝世於一九五四年。
  其著作計有[尚書大義]、[詩經大義]、[紫陽學術發微]、[陽明學術發微]、[政治學大義]、[國文陰陽剛柔大義]、[論語大義定本]、[論語大義外編]、[大學大義]、[中庸大義]、[孟子大義]、[禮記大義]等。生平所著短篇,皆收輯於[茹經堂文集]第一至第六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唐文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