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初 - 教育百科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2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chū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ㄎㄞㄕˇㄑㄧˇㄩㄢˊㄖㄨˊ:「ㄔㄨㄕˇ」、「ㄑㄧˇㄔㄨ」、「ㄋㄧㄢˊㄔㄨ」、「ㄏㄜˊㄏㄠˇㄖㄨˊㄔㄨ」。
  2. ㄉㄥˇㄐㄧˊㄗㄨㄟˋㄉㄧ˙ㄉㄜㄖㄨˊ:「ㄔㄨㄓㄨㄥ」、「ㄔㄨㄐㄧˊ」、「ㄔㄨㄉㄥˇ」。
  3. ㄉㄧˋㄘˋ˙ㄉㄜㄖㄨˊ:「ㄔㄨㄘˋ」、「ㄔㄨㄅㄢˇ」、「ㄔㄨㄕˋㄊㄧˊㄕㄥ」。
  4. ㄍㄤㄍㄤㄖㄨˊ:「ㄔㄨㄔㄨㄇㄠˊㄌㄨˊ」、「ㄔㄨㄕㄥㄉㄨˊㄅㄨˊㄨㄟˋㄏㄨˇ」。
  5. ㄑㄧˇㄊㄡˊ˙ㄉㄜㄍㄤㄎㄞㄕˇ˙ㄉㄜㄖㄨˊ:「ㄔㄨㄑㄧㄡ」、「ㄔㄨㄓ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初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ū
解釋:
  1. 起源、開始。
    【例】年初、月初、和好如初
  2. 起頭的、剛開始的。
    【例】初秋、初衷
  3. 第一次的。
    【例】初戀、初吻、初試啼聲
  4. 最低的。
    【例】初級、初等
  5. 上旬的,多用於指陰曆每月一日到十日。
    【例】初一、初二
  6.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ū
解釋:
[名]
1.根本、本原。《淮南子.俶真》:「是故聖人之學也,欲以返性於初,而游心於虛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進取不忘其初。」
2.起源、開始。如:「年初」、「月初」、「和好如初」。唐.柳宗元〈封建論〉:「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3.姓。如宋代有初暐。
[形]
1.從前、原來。如:「初衷」、「初心」。
2.最先、開頭。如:「初秋」、「初民」、「初雪」。
3.最低的。如:「初級」、「初等」。
4.陰曆每月一日到十日,皆冠上「初」字,表上旬的。如:「初一」、「初二」。
[副]
1.第一次的。如:「初戀」、「初學」、「初試啼聲」。
2.甫、剛剛。如:「初出茅廬」。《書經.召誥》:「嗚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天下初定未久,繼嗣不明。」
3.全、始終。用於否定句,表範圍。《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彭脩傳》:「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廢命不忠,豈非過邪?」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e/tshue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初始、起源。
  2. [[形] ] 農曆每月一至十日,皆於數字前冠上「初」字表示日期。
音讀: tsho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副] ] 事物及時間的開始。
  2. [[副] ] 第一次。
  3. [[形] ] 最低的、基礎的、起始的。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根源、起頭。《說文解字.刀部》:「初,始也。……裁衣之始也。」《淮南子.俶真》:「是故聖人之學也,欲以返性於初,而游心於虛也。」唐.柳宗元〈封建論〉:「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2. 本來、最開始。如:「初衷」。《左傳.隱公元年》:「遂為母子如初。」《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列傳.彭脩》:「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廢命不忠,豈非過邪?」唐.吳融〈和楊侍郎〉詩:「煙霄慚暮齒,麋鹿愧初心。」

3. 日期或季節開頭。如:「初一」、「初二」。三國魏.曹植〈贈丁儀〉詩:「初秋涼氣發,庭樹微銷落。」《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4. 原先、早先。《左傳.隱公元年》:「初,鄭武公娶於申。」唐.韓愈〈虢州司戶韓府君墓誌銘〉:「初,君樂虢之土田山水,求掾其州。」

5. 才、剛剛。《書經.召誥》:「嗚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天下初定未久,繼嗣不明。」

6. 第一次、最基礎的。如:「初等」、「初級」。《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賈誼》:「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後漢書.卷三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度尚》:「初試守宣城長,悉移深林遠藪椎髻鳥語之人置於縣下,由是境內無復盜賊。」

7. 姓。如宋代有初暐。

注音: ㄔㄨ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初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