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曼寧係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nning's coefficient
作者: 賴經都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 1889 年愛爾蘭工程師曼寧(Manning)發表一個公式,就是後來修改為現今眾知的曼寧公式: 式中,V為平均流速(呎/秒);R為水力半徑(呎);Sf能量坡度;n為粗糙係數,一般稱謂曼寧係數。
  若用公制單位,上式即可寫為: 在上式中,V 與 R 的單位分別為 m/sec 與 m,但 n 值在兩式中均相同,其因次為L1/6單,而且在實際應用上可得到的結果還算滿意,曼寧公式即成為明渠均勻流計算最廣泛使用之公式。如何採取最適當的 n 值是使用曼寧公式之最主要關鍵,亦即成為明渠水力學之主要探究題目。
  比較曼寧公式與蔡希(Chezy)公式即可得到蔡希 C 值與曼寧 n 值的重要關係式,C=1.486/nR1/6 為估計最適當的 n 值,平常有四條途徑值得考慮。
  1.了解影響曼寧粗糙係數之各因素,由此取得對問題的基本知識而減少猜測範圍。此等因數包括:
  (1)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是由濕周表面的顆粒之大小與形狀來代表。
  (2)植物:植物一方面增加表面粗糙度,另一方面減低河槽通水斷面積,其影響程度依植物之高度、密度、分佈與種類而異。
  (3)河槽不規則程度:河槽不規則程度由濕周之變化與斷面沿渠道之變化兩部所構成。
  (4)河槽走向:曲率平緩者 n 值小,曲率銳急者 n 值大。
  (5)沖淤:一般而言,淤積可能減輕河槽不規則程度而降低其 n 值,但不均勻的淤積或沖刷,可能有相反之作用而增加 n 值。
  (6)障礙物:障礙物之存在,使 n 值增加。其增加量依障礙物之性質、大小、形狀、數目、分佈等而定。
  (7)河槽斷面之大小與形狀:其對 n 值之增減不明確。
  (8)水位與流量:大部分河川,n 的值隨水位與流量之增加而減少,但流量增加到溢岸流情況時,洪水平原之 n 值可能比槽底 n 值大。
  (9)季節性之變化:季節影響水中或堤岸邊的植物盛長枯萎,由此影響 n 值。季節又控制水溫,轉而影響黏度而致使 n 值之增減。
  (10)懸移載與河床載:懸移載與河床載,在移動時,總會消耗部分能量而致增加水頭損失。
  2.參考各型河槽之標準 n 值表,此種 n 值表普通在標準水利工程手冊或明渠水力學書中容易找到。
  3.檢查或仔細觀察河槽,進而熟識其外觀,再與水利有關書籍或手冊登載之標準河槽照片對比,以決定該河槽應用之 n 值,此種照片亦常附帶河槽狀態之扼要記述。
  4.依據河斷面理論流速分佈與測取的流速或粗糙度資料,以解析步驟決定 n 值。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曼寧係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