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期刊訂購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riodical Subscription
作者: 王梅玲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期刊由於其資料內容新穎,傳播訊速,資料原始,內容專精與範圍廣泛,因而受到普遍歡迎,尤其在學術圖書館與專門圖書館更是重要館藏。但由於期刊連續性出版之特性,使期刊之徵集工作遠較圖書複雜與困難,圖書採購一次購入即完成徵集程序,而現期期刊需每年持續性徵集,因此一般以訂購方式為主,俾期刊館藏得以有系統與完整地發展建立。
  期刊訂購工作程序繁複、資料型式多元、作業多變,為一難度較高與頗具挑戰性業務。訂購常遭遇之問題如:(1)期刊出版常發生改變,刊名時有合併舊刊或繁衍新刊或停刊,出版者、刊期、出版時間也常改變;(2)期刊價格迭有上漲、郵費增加之事,經費不易控制;(3)圖書館期刊經費不足;(4)國外期刊採購倍增困難;(5)期刊採購程序繁重與瑣碎等。
  現期期刊採購工作主要程序包含:購前查證、訂購方式選擇、訂單之繕製與發送、發票之核對與付款、期刊之驗收與登錄、期刊催缺等。有關詳細採購程序敘述於後。
  (一)購前查證
  此為正式訂購前之作業,目的在將擬訂期刊刊之書目資料與訂購相關資料查核正確,並補充完整;同時檢查館藏是否有重複訂購。書目查證補正要項包含;期刊刊名、出版社與詳細地址、ISSN資料、刊期、期刊價格、期刊卷期與訂購期限等。
  (二)訂購方式選擇
  一般期刊訂購方式有4種:直接向出版社購買、會員制訂購、當地書報經銷商、或期刊代理商代理訂購。有些期刊出版社要求客戶直接訂購,或出版社係學會須加入學會會員訂購。期刊代理商負責提供集中訂購與付款服務,以協助圖書館並保證訊速而持續供應所訂期刊,唯圖書館須負擔手續費。4種方式各有優缺點,圖書館應權衡自身之條件謹慎評擇。
  期刊代理商之選擇十分重要,對於期刊採購助益甚大,一理想之期刊代理商應具備下列功能:(1)提供期刊最新價格與完整期刊資訊;(2)迅速有效處理大量與遍布世界出版之期刊;(3)避免期刊續訂之中斷;(4)以未受通知仍繼續訂購為處理原則;(5)提供正確發票並配合圖書館之需求;(6)迅速有效回覆圖書館之催缺與供應期刊最新出版消息;(7)印製期刊目錄、提供期刊樣本與期刊報價服務;(8)迅速付款給出版社;(9)協助減少圖書館工作負擔與幫助圖書館財務管理;(10)與出版社建立良好關係,並熟悉其工作方式;(11)提供期刊自動化系統與傳遞電子資料服務;(12)提供缺期期刊與縮影型式期刊服務。
  (三)訂單之繕製與發送
  期刊訂購方式常分續訂、新訂、刪訂3種,圖書館分別繕製訂單。訂單上應清楚列明各訂購資料:期刊類型(現期期刊、過期期刊)、訂購狀況(新訂、續刊、刪訂)、刊名、出版社名稱與地址、ISSN、卷期、訂購期限、期刊訂購分數等。
  (四)發票之核對與付款
  發票收到後應與原訂單核對,注意刊名與出版社是否相符,與期刊價格是否合理。期刊常採預先付款方式,一般國內訂購約於起訂年初收到發票,而國外代理商寄送發票採兩種方式:一為起訂年前約12月郵寄大宗發票,於後補寄期刊漲價發票;另有代理商於起訂年之4、5月間寄一次確定發票。圖書館於核對發票無誤後應盡速付款。
  (五)期刊之驗收與登錄
  圖書館付款後期刊將陸續到館,驗收期刊時應記錄期刊收到情形,一般期刊登錄應詳細記載期刊書目資料、收刊情形、訂購、驗收、處理、催缺與付款之紀錄、與期刊裝訂記錄。
  (六)期刊之催缺
  期刊常有缺期,或新訂期刊始終不到館,或訂購多年之期刊突然中斷收到,期刊館員對於這些逾期未收到期刊之情形,須及早通知出版社或代理商,此為期刊催缺。期刊催缺考慮之條件以上次期刊收到日期為準,凡日刊者逾10日未收;週刊者逾2週未收;月刊者逾2月未收;季刊以上者逾5月未收,圖書館準此規則可辦理期刊催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期刊訂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