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龜茲樂(伎) - 教育百科
龜 | |
茲 | |
樂 | |
( | |
伎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h´iu T´s Yüeh (Chi) |
作者: | 劉鳳學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舞種類名。又稱「龜茲伎」。隋唐(西元581∼西元907)「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中之一部。宋朝(西元960∼1279)教坊「四部樂」中也設有「龜茲部」。該樂舞屬儀式舞蹈。是由西域所傳入之胡樂中最具代表性之樂舞。龜茲是古代國名,在今新疆省庫車一帶。該樂舞傳入中原,應溯自第四世紀,後 呂光(西元386∼西元399在位)伐龜茲,毀其城,滅其國,擄其樂舞及表演人員。呂光亡後,「龜茲樂」曾經軼散。至後魏(即北魏,西元386∼西元534)滅後 ,平定中原,復獲「龜茲樂」。道武帝(西元386∼西元408)以後,帝王及貴族人士對龜茲等胡樂極度欣賞。北齊(西元550∼西元577)皇室,自其祖即酷愛「龜茲樂」,從武成帝河清年間(西元562∼西元564)以後,傳習之風更盛。至於北周(西元557∼西元581),曾於天和六年(西元571)一度廢除「四夷樂」,之後因帝迎娶北狄女子為后(西元568),入朝時帶來「康國、龜茲」等樂,並有龜茲樂人蘇祇婆隨皇后入宮,帶來「七調五旦」之樂理。至此,「龜茲樂」之樂舞曲、表演人員及樂理在中原已全面發展。隋朝(西元581∼西元618)已有「西國龜茲」、「齊朝龜茲」、「土龜茲」等凡三部。西域著名藝人在中原工作者有樂正白明達、曹妙達、蘇祇婆等,均為隋末唐初「龜茲樂」之積極工作者。「龜茲樂」在隋唐時代是其鼎盛時期,影響深遠。唐朝「立部伎」中有六部音樂雜以龜茲之樂,「坐部伎」中也有三部用龜茲樂。「龜茲樂」在隋朝時代保有歌曲:「善善摩尼」,解曲(即管絃合奏曲)有「婆伽兒」,舞曲「小天」、「疏勒鹽」。樂工二十人,皂絲布頭巾、緋絲布袍、錦袖、緋布。舞者四人,紅抹額、緋襖、白帑、烏皮靴。樂器有:豎箜篌一、琵琶一、五絃琵琶一、笙一、橫笛一、簫一、篳篥一、毛員鼓一、都曇鼓一、答臘鼓一、腰鼓一、羯鼓一、雞婁鼓一、銅鈸一、貝一。毛員鼓今亡。 |
|
參照: 《隋書.音樂志》、《北魏書.呂光傳》、《舊唐書.音樂二》、《唐代音樂史的研究》、《唐會要.卷三十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龜茲樂(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