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珊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ㄩˋ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shā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ㄢㄏㄨˊㄏㄞˇㄉㄧˇㄉㄨㄥˋㄨˋㄕㄢㄏㄨˊㄔㄨㄥˊㄗㄞˋㄋㄨㄢˇㄏㄞˇㄓㄨㄥㄍㄨㄥˋㄧㄥˊㄕㄥㄏㄨㄛˊㄙㄨㄛˇㄈㄣㄇㄧˋ˙ㄉㄜㄕˊㄏㄨㄟㄓˊㄨˋㄓˊㄐㄧㄝˊㄔㄥˊㄒㄧㄥˊㄓㄨㄤˋㄒㄧㄤˋㄕㄨˋ˙ㄉㄜㄧㄤˋ˙ㄗㄐㄧㄥㄐㄧㄚㄍㄨㄥㄏㄡˋㄎㄜˇㄗㄨㄛˋㄔㄥˊㄍㄜˋㄓㄨㄥˇㄕˋㄆㄧㄣˇ
  2. ㄕㄢㄏㄨˊㄐㄧㄠㄗㄠˋㄐㄧㄠㄕㄢㄏㄨˊㄏㄜˊㄕㄢㄏㄨˊㄔㄨㄥˊㄍㄨˇㄍㄜˊㄙㄨㄛˇㄋㄧㄥˊㄐㄧㄝˊㄔㄥˊ˙ㄉㄜㄐㄧㄢㄍㄨˋㄖㄨˊㄧㄢˊ˙ㄉㄜㄐㄧㄠㄕˊㄉㄚˋㄉㄨㄛㄔㄨㄒㄧㄢˋㄗㄞˋㄖㄜˋㄉㄞˋㄐㄧˊㄈㄨˋㄖㄜˋㄉㄞˋ˙ㄉㄜㄅㄧㄢㄩㄢˊㄏㄞˇ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
解釋:
  1. →珊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
解釋:
參見「珊瑚」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ua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珊瑚」:海生腔腸動物,形狀分歧如樹枝,俗稱為「珊瑚樹」。色彩鮮豔,有白、紅、桃紅及黑等,骨骼質地略硬,可製飾品。《說文解字.玉部》:「珊,珊瑚。色赤,生於海,或生於山。」《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玫瑰碧琳,珊瑚叢生。」清.龔自珍〈人月圓.綠珠不愛珊瑚樹〉詞:「綠珠不愛珊瑚樹,情願故侯家。」

2. 「珊珊」:

⑴佩玉相擊聲。《文選.宋玉.神女賦》:「動霧穀以徐步兮,拂墀聲之珊珊。」唐.杜甫〈鄭駙馬宅宴洞中〉詩:「自是秦樓壓鄭谷,時聞雜佩聲珊珊。」

⑵晶瑩明潔的樣子。唐.韋莊〈白櫻桃〉詩:「只應漢武金盤上,瀉得珊珊百露珠。」宋.張孝祥〈鷓鴣天.月地雲堦歡意闌〉詞:「情脈脈,淚珊珊。梅花音信隔關山。」

⑶形容女子緩步慢移之姿態。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又良久,見姥擁一姬珊珊而來。淡妝不施脂粉,衣絹素,無豔服。」《聊齋志異.卷三.連瑣》:「一更向盡,有女子珊珊自草中出,手扶小樹,低首哀吟。」亦作「姍姍」。

⑷形容高雅飄逸的樣子。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珊珊仙骨誰能近,字與林家恐未真。亦作「姍姍」。

注音: ㄕ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