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氏下銀漢魚 - 教育百科
凡 | |
氏 | |
下 | |
銀 | |
漢 | |
魚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凡氏下銀漢魚 |
英文名: | Hypoatherina valenciennei |
描述: 體延長而略呈圓柱形。頭及眼中度大小;頭部無小棘列。前上頜骨短,其末端延伸至眼前緣,前上突起長而窄,其長約為眼徑之1/3到1/2;側突起寬而短;下頜各側之後部明顯高聳。兩頜齒細小,絨毛狀;口蓋骨及鋤骨均有齒。前鰓蓋骨後緣有缺刻。鰓耙長且細,等於或長於眼徑,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20-26。體側具弱櫛鱗,中央側列鱗數43-46,背前鱗17-23,背鰭間鱗6-8。第一背鰭具棘IV-VII;第二背鰭具I棘,8-10軟條;臀鰭具I棘,10-13軟條;胸鰭14-16軟條。肛門位於腹鰭正中央。體背部藍綠色而略透明,有時帶銀色光澤,腹部白色;體側具一銀色縱帶,約1.5個鱗片寬。各鰭透明,有時稍暗色或帶暗色緣。 |
|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水域,由印尼至所羅門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幾內亞等。臺灣四周海域均有。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Flathead Silverside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Hypoatherina valenciennei (Bleeker, 1853) |
|
形態: 體延長,略側扁,背部寬厚,腹部稍狹;頭小,三角型;吻鈍短;前上腭骨之末端不達眼眶前緣之下方,其前上突起長而窄,長約為眼徑之1/3~1/2,前上突起之高度大於寬度之2倍;前上腭骨之側突起低且呈三角形;下腭各側之後部明顯高聳。背鰭兩枚,分離。第一背鰭位於體中央略後方之背側,具4~6棘,起點在腹鰭末端2~5鱗片之上方;第二背鰭具1棘及8~10軟條,其起點與臀鰭第五、六軟條相對;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具1棘及10~13軟條,起點在第二背鰭起點前下方;胸鰭尖長,上位;腹鰭前位,起點在胸鰭末端之下方或以前;尾鰭分叉;肛門前位,開孔於腹鰭中部之腹緣。無側線,體被鈍櫛鱗,鱗片後緣具波紋狀鋸齒;體具6~7縱列鱗,一縱列有43~46枚鱗片。體銀白色,背面藍綠色,體側自胸鰭基底至尾鰭基底具一銀灰色縱帶;尾鰭灰黑色,其餘各鰭淡色;吻端暗色。體長達8公分。 |
|
分布: 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並遠達印度洋之印度西岸。 |
|
生態習性: 為暖水性上層小型魚類,多棲息於河口及沿岸內灣之中上層,喜群集,具趨光性。以小型浮游動物之橈腳類、糠蝦及輪蟲等為食。 |
|
利用: 產量不多,為海鳥及其他種魚之餌料魚。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銀漢魚目(Order Atheriniformes) |
|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
|
亞目: 銀漢魚亞目(Suborder Atherinoidei) |
|
系: 銀漢魚系(Series Atherinomorpha) |
|
科: 銀漢魚科(Family Atherinidae),Silversid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凡氏下銀漢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