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江戶神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do Kagura
作者: 吳明月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舞名。即《江戶里神樂》,為日本東京民間流傳的神樂。這種神樂是以肢體的動作、手勢來表現演出的意義,是一種默劇形式的《能》。其流傳,現在以若山社中、松本社中、間宮社中、以及山本社中四個社團為主。在大拍子、兵打太鼓、締太鼓、鉦等樂器營造出熱鬧的氣氛中,穿著華麗衣裳的舞者,以洗練的身手來演出。目前各社中的演出內容大扺相近,以若山社中為例,可分古典神樂、近代神樂、御伽神樂、以及神樂化的「能狂言」四部份,總共有六十四種演出曲目流傳。其中屬古典的有《天之浮橋黃泉醜女》等四十一種;屬現代的有《紅葉狩》、《羅生門》等十二種;屬御伽神樂的有《桃太郎》、《舌切雀》等五種;屬神樂化的能狂言有《釣狐》、《三人片輪》等六種。論其源流,當源自琦玉縣鷲宮町鷲宮神社所傳的土師一流催馬神樂。延寶年間(1673-1681)傳入江戶;文化、文政時期(1804-1830)受京都壬生地方狂言的影響,又有更進一步的重整;明治以後,無論是假面、衣裳、道具等,甚至於舞蹈動作都吸取了「能」的風格特色,而形成目前的形式。本舞因神事舞蹈而興,現在也在明治神宮大祭、根津權限祭禮、大國魂神社青袖祭中分別在間宮社中、松本社中、山本社中奉祀演出。
參照:
《民俗藝能辭典》、《日本舞踊辭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江戶神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