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湖南大學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佴聞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湖南大學圖書館創立於1926年。學校肇端於宋開寶末年(西元976年)創建的岳麓書院,其後因接受宋真宗賜書而建造的御書樓則為圖書館的起源,歷史上曾先後更名為藏書樓、藏經閣、尊經閣等,至清康熙年間因接受聖祖兩次賜書而復稱御書樓。1903年清政府改岳麓書院為湖南高等學堂,1911年停辦;次年湖南優級師範學堂遷入,更名湖南高等師範學校,1917年停辦;同年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遷入;1926年學校與商業、政法兩專門學校合併成立省立湖南大學,三校和原高等師範學校的藏書及原省立中山圖書館的部分藏書集中於御書樓,建立了圖書館。1927年學校撤銷,留理、工兩科,改名湖南工科大學;次年學校恢復。1933年湖南省政府撥款建成由蔡子廉設計的歐洲建築風格的專用館舍,占地9,200平方尺,藏書52,000冊、古籍2,000部、期刊2,000種。1937年藏書69,000冊。1938年4月日寇飛機27架轟炸校園,館舍藏書全部焚毀;8月學校遷至湘西,圖書館白手起家,至1941年藏書又達58,000冊。1947年藏書79,000冊。1948年建成中國建築風格的專用館舍。1949年省立音樂專科學校、南岳國師、私立克強學院、私立民國大學併入學校。1953年學校與武漢、中山、南昌、四川、雲南、廣西六大學的土木建築、鐵道等系科合併組成中南土木建築學院,1958年改名湖南工學院。1959年復稱湖南大學,圖書館亦復稱現名。1960年至1965年學校的鐵道、橋梁、中文、政治經濟、生物等系科相繼調出,數學、物理、化學、地質地理等系科先後停辦,同時調入電機電器、汽車內燃機、金屬防護、電瓷碳素等專業。1985年建成新館舍。任凱南、沈縉紳、錢亞新曾先後主持館務。
  館藏以技術科學文獻為主,尤以土木建築、機械製造、化學化工、電子技術、環境工程、企業管理類文獻比較豐富。至1990年藏書達1,219,000冊,包括中文書籍901,900冊、中國古籍19,000冊、外文書籍169,500冊、報刊合訂本112,900冊、聲像資料3,500件、其他專藏12,000冊。1990年採集中文書籍20,000冊、外文書籍3,000冊、聲像資料500件,訂購中外文報刊4,500餘種。
  1948年建成的專用館舍經1951年擴建,面積計3,000平方米,設閱覽座位600席;1985年建成的專用館舍面積計16,000平方米,設閱覽座位2,000席。工作人員85人,其中受聘擔任高級、中級、初級專業職稱者分別為5人、20人、25人。館內設:採訪編目部、流通閱覽部、報刊部、參考特藏部、技術服務部、培訓部等單位。
  每週開館72小時。1990年外借書刊245,000冊。有微型計算機PCAT型、286型各1臺,引進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數據庫和美國工程索引光碟,開展檢索和定題資訊服務,同時提供代查代譯和靜電複印服務。編輯有〔高校圖書館工作〕雜誌,1981年創刊。
  校內有14個系,6個研究所,有教師1,121人,職工2,093人,本科生7,500人,研究生520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湖南大學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