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營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ㄩㄣㄉㄨㄟˋㄓㄨˋㄓㄚˊ˙ㄉㄜㄉㄧˋㄑㄩㄖㄨˊ:「ㄐㄩㄣㄧㄥˊ」、「ㄅㄧㄥㄧㄥˊ」。
  2. ㄐㄩㄣㄉㄨㄟˋ˙ㄉㄜㄅㄧㄢㄓˋㄉㄢㄨㄟˋㄖㄨˊ:「ㄅㄨˋㄅㄧㄥㄧㄥˊ」、「ㄍㄨㄥㄅㄧㄥㄧㄥˊ」。
  3. ㄧˋㄒㄧㄝㄏㄨㄛˊㄉㄨㄥˋ˙ㄉㄜㄗㄨˇㄇㄧㄥˊㄔㄥㄖㄨˊ:「ㄧㄢˊㄒㄧˊㄧㄥˊ」、「ㄒㄧㄚˋㄌㄧㄥˋㄧㄥˊ」、「ㄓㄢˋㄉㄡˋㄧㄥˊ」。
  4. ㄇㄡˊㄏㄨㄚˋㄍㄨㄢˇㄌㄧˇㄖㄨˊ:「ㄐㄧㄥㄧㄥˊ」、「ㄧㄥˊㄩㄣˋ」、「ㄧㄥˊㄧㄝˋ」、「ㄍㄨㄥㄧㄥˊㄕˋㄧㄝˋ」。
  5. ㄇㄡˊㄑㄧㄡˊㄖㄨˊ:「ㄗㄨㄢㄧㄥˊ」、「ㄧㄥˊㄑㄧㄡˊ」、「ㄧㄥˊㄕㄥ」、「ㄧㄥˊㄌㄧˋ」。
  6. ㄧㄥˊㄧㄤˇㄕˊㄨˋㄓㄨㄥㄅㄠㄏㄢˊ˙ㄉㄜㄧㄤˇㄈ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營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íng
解釋:
  1. 軍隊駐紮的地方。
    【例】軍營、兵營
  2. 陸軍編制單位的名稱。
    【例】步兵營、工兵營、補給營
  3. 團體活動的名稱。
    【例】夏令營、戰鬥營
  4. 謀求。
    【例】營利、鑽營
  5. 經營管理。
    【例】營業、公營
  6. 建設、建造。
    【例】營造、營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íng
解釋:
[名]
1.軍隊駐紮的地方。如:「軍營」、「兵營」。《隋書.卷七○.李密傳》:「讓欲乘勝進破其營,會日暮,密固止之。」
2.陸軍的編制單位。五百人為一營。如:「第一營」、「第九營」。
3.活動的組織名稱。如:「夏令營」、「戰鬥營」、「天體營」。
[動]
1.謀求。如:「營利」、「鑽營」。唐.韓愈〈送窮文〉:「蠅營狗苟,驅去復還。」
2.管理。如:「營業」、「公營」。《淮南子.主術》:「執正營事,則讒佞姦邪無由進矣。」
3.建設、建造。如:「營造」、「營建」。《清史稿.卷一二九.河渠志四》:「自五年分局至七年,營成水田六千頃有奇。」
4.眩惑。通「熒」。《淮南子.原道》:「不足以營其精神,亂其氣志。」漢.高誘.注:「營,惑也。」
5.測量。《呂氏春秋.孟冬紀.節喪》:「審棺槨之厚薄,營丘壟之小大高卑薄厚之度,貴賤之等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iâ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軍隊駐紮的地方。
  2. [[名] ] 活動聚集的場所。
  3. [[量] ] 計算編制單位。
音讀: î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管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市居。《說文解字.宮部》:「營,市居也。」

2. 軍隊駐紮之地。如:「軍營」、「兵營」。《隋書.卷七○.列傳.李密》:「讓欲乘勝進破其營,會日暮,密固止之。」唐.盧綸〈送從叔程歸西川幕〉詩:「群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西遊記》第二九回:「習學兵書武略,止可佈陣安營,保國家無侵陵之患。」

3. 管理。如:「營業」、「公營」。《詩經.小雅.黍苗》:「肅肅謝功,召伯營之。」《淮南子.主術》:「執正營事,則讒佞姦邪無由進矣。」

4. 建設、建造。如:「營造」、「營建」。《晉書.卷八一.列傳.桓宣》:「比年營繕,並已修整。」《清史稿.卷一二九.河渠志四》:「自五年分局至七年,營成水田六千頃有奇。」

5. 謀求。如:「營利」、「鑽營」。《魏書.卷九四.閹官列傳.趙黑》:「高官祿厚,足以自給,賣公營私,本非情願。」三國魏.嵇康〈養生論〉:「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彊禁也。」唐.韓愈〈送窮文〉:「蠅營狗苟,驅去復還。」

6. 測量。《呂氏春秋.孟冬紀.十月紀》:「審棺槨之厚薄,營丘壟之小大高卑薄厚之度,貴賤之等級。」

7. 陸軍之編制單位。五百人為一營。如:「第一營」、「第九營」。

8. 活動之組織名稱。如:「夏令營」、「戰鬥營」、「天體營」。

9. 眩惑。通「熒」。《淮南子.原道》:「悲喜轉而相生,精神亂營。」漢.高誘.注:「營,惑也。」漢.張衡〈西京賦〉:「展季桑門,誰能不營。」

注音: ㄧ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營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