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去事之戒,來事之師 - 教育百科
ˋ
ˋ
ˋ
ˊ
ˋ
  • 漢語拼音 往事的警戒,可作今後行事的鑑鏡。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條。01.漢.陸賈《新語.至德》:「是三君皆強其盛而失國,急其刑而自賊,斯乃去事之戒,來事之師也。」<a name="前事不忘,來事之師"> </a>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往事的警戒,可作今後行事的鑑鏡。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條。01.漢.陸賈《新語.至德》:「是三君皆強其盛而失國,急其刑而自賊,斯乃去事之戒,來事之師也。」<a name="前事不忘,來事之師"> </a>
釋義:
典故說明:
典源:
此處所列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趙策一》(1)張孟談既固趙宗,廣封疆,發五百,乃稱簡之塗以告襄子曰:「昔者,前國地君之御有之曰:『五百之所以致天下者,約兩主勢能制臣,無令臣能制主。故貴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將軍以上,不為近大夫。』今臣之名顯而身尊,權重而眾服,臣願捐功名去權勢以離眾。」襄子恨然曰:「何哉?吾聞輔主者名顯,功大者身尊,任國者權重,信忠在己而眾服焉。此先聖之所以集國家,安社稷乎!子何為然?」張孟談對曰:「君之所言,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謂,持國之道也。臣觀成事(2),聞往古,天下之美同(3),臣主之權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君若弗圖(4),則臣力不足。」愴然有決色。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 (2) 成事:已成的事。指過往的事。 (3) 美同:有美而同。 (4) 圖:謀劃、打算。〔參考資料〕 漢.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書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去事之戒,來事之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