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瑟給耶夫,康士坦丁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rgeyev, Konstantin (1910-1992)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俄國芭蕾舞者、編舞家、芭蕾教師及波修瓦芭蕾舞團(Ballet du Bolchoi)的藝術指導。他生於聖彼得堡,十四歲才開始學舞,他私下隨西蒙.瑟蒙諾夫(Simon Semenoff)習舞,晚上還在芭蕾班進修,稍後考進列寧格勒舞蹈學院學校(the School of the Leningrad Choreographic Institute)。他首次獻藝是在一個由喬瑟夫.柯謝辛基(Josef Kschessinsky)所帶領的巡迴舞團中演出,以十八歲之齡就開始在古典舞劇中擔任要角,演出《天鵝湖》(Swan Lake, 1950),《吉賽兒》(Giselle)。經過兩年的磨練,瑟給耶夫獲得豐富的經驗及優秀的技巧。1930年從列寧格勒舞蹈學校畢業,加入舞團,演出《紅罌粟》(the Red Poppy)。同年秋天,他正式成為列寧戲劇歌劇芭蕾學院成員之一,也成為該團有史以來演《天鵝湖》中席格菲(Sieg-frieds)一角最好的舞者。他不僅是首席舞者,也成為嘉琳娜.烏蘭諾娃(Galina Ulanova)的搭擋。他擅長舞碼有:《巴克奇薩雷之泉》(The Fountain of Bakhchisarai, 1934),《雷蒙達》(Raymonda, 1938),《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1940),《灰姑娘》(Cinderella, 1946)及雷歐尼德.亞郭本森(Leonid Iacobson)所編的《瑟拉勒》(Shurale, 1950)。他也在札克洛夫(Zakhoarov)所編的《銅馬騎士》(The Bronze Horseman)及芬斯特(Fenster)所作的《達哈.布勒巴》(Tara Bulba)等舞劇中演出首席舞者。他經常和嘉琳娜.烏蘭諾娃及他的妻子娜妲麗亞.杜丁斯卡亞(Natalia Dudinskaya)在《吉賽兒》中搭擋演出。瑟給耶夫為基洛夫芭蕾舞團編舞及重新推出歐洲和俄國的古典舞碼。他所改編的作品有:《雷道》(Path of Thunder, 1958),《遙遠的行星》(A Distant Planet, 1963),《哈姆雷特》(Hamlet, 1970),《雷維莎》(Levsha, 1976)。1951年到1956年間他擔任基洛夫芭蕾舞團的藝術指導,1960年四月重任此職。他曾和妻子到中國、波蘭、捷克、匈牙利、埃及演出。1960年到1961年冬在基洛夫劇院和英國芭蕾伶娜娜迪亞.涅黎娜(Nadia Nerina)搭擋演出《吉賽兒》。瑟給耶夫以其特別的導演手法及優秀芭蕾舞教師而聞名於世。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W.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Jacqueline Challet-Haas《Terminologie de la Danse Classique》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瑟給耶夫,康士坦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