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ew Columbia Encyclopedia]
作者: 莊道明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是單本的百科全書中,篇幅最大並最傑出的。原名為〔哥倫比亞百科全書〕(1935-1974),至第4版1975年起改為今名發行。該書出版的宗旨乃以簡明且正確的資訊,提供讀者即時且快速的參考。該書受限於版面,提供相當多參照(Cross Referece)款目,以方便讀者查檢相關的主題。每篇文章之後附有書目資料,提供讀者進一步研究的參考。
  〔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所包含的主題相當的廣泛,是屬於成人及學生的一般性參考工具書,而不是學術研究的專門性百科全書。全書共有50,000個款目,6,600,000字。其中傳記性資料占45%,地理資料占30%。學科分配上較偏重於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該書雖然仍似英文的讀者為主。但逐步增加了世界性的資料,例如非洲、亞洲及南美洲地區資料版面擴大。此外,亦大幅更新科技的款目,將最新的科技及技術等資料收錄。全書已輸入電腦,使該書更易於更新及擴增。
  〔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因受限於篇幅,因此在版面的運用,做了相當的設計。插圖與地圖盡量靠近原文,並且利用相當多的表格濃縮資料,以達到快速查閱及節省版面的目的,凡參見款目直接以英文大寫字表示,全書採用了66,000個參見索引,因此沒有書後的總索引。圖片甚少,約只有407幅。每篇文章後的書目資料,因篇幅關係往往只列出作者及出版時間,由於所列出的書目資料均是一般性的書籍,因此讀者在任何圖書館均可查得原書。
  〔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所有的文章款目均採字順排列。由於文章編排的相當的緊密,為方便讀者辨識,所有文章的標題均以粗黑體字(Boldface Type)明示。若有文章標題相同時,則採人、物、事的次序排列。例如,若查詢以華盛頓(Washington)為主題的文章,則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將排列在地名華盛頓州(Washington State)之前,而華盛頓公約(Washington, Treaty of)(事務)將排列於華盛頓州之後。
  〔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行文採用簡單的直接句型,使得讀者閱讀起來毫不吃力,猶如看報紙一般。是圖書館即時性參考服務的最佳工具。該書第4版的內容特別注重第三世界國家的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的資料。此外,該書的傳記資料特別具有價值,尤其許多名不見經傳的人物該書均有記載。最新版的〔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第5版將於1993年出版,距離前一版本(第4版,1975)相隔了18年後才更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