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相對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lativity
作者: 湯梅英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任何事物的存在,或具有之特質、屬性,或真偽的判定,都非單純、絕對的認定,而必須考慮與另一事物的相對性,此種說法稱為相對主義。從知識與道德兩方面來探討相對性的,形成認知相對論(Cognitive Relativism)與道德相對論(Moral Relativism)。
  認知相對論把相對性運用於認知方面,基於三個假定:其一是,除了自己的心靈外,人無所知;其二是,心靈所知者,來自於外物影響;其三是,有多於本身心靈之外的心靈存在。因此主張沒有絕對真理的存在,所有的知識都是相對的,知識不等於存在,也不是絕對的真理。人對外在的認識,常因感官、經驗、心理因素及主觀意識的影響,使認知有錯誤;或者只認識到事物的表象,而無法認識到事物的本體。此種認知受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最大,沒有絕對的真假,稱為主觀的相對主義(Subjective Relativism)。至於認為受歷史、文化及社會環境的影響,以致個人有了個別的認知尺度,對知識和真理有了不同的標準的,則稱為文化相對主義(Cultural Relativism)。把相對性應用於知識論方面,認為知識和真理不能僅以認知的客體或對象為標準,還可以其他因素如主觀性和文化等為尺度。故而知識與真理的判別,會因人、因時、因地而有不同的說法,所以知識相對主義常用「對……而言,是真的」取代「真的」(true),就是相信沒有絕對真理的原故。
  道德相對主義主張道德判斷沒有絕對的標準,正如知識相對主義者認為沒有絕對的真理一樣。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不同的社群可能有不同的道德規範,並沒有所謂客觀絕對的標準,用以判斷規範的正或誤。因此應以「對……而言,是正確的」取代「正確的」(right)。把相對性用於道德倫理問題的討論者,多認為道德信仰正像禮儀規範一樣,和某一特殊文化有關。不同文化的道德信仰可能無法兼容並蓄;而且,主觀的認定某一套道德信仰是正確的,而另一套是錯誤的說法,毫無意義。道德相對主義重在考慮下列問題:(1)基本的道德信仰是否因不同文化而有差異?或在同一文化中因人而異?(2)人的道德是否有客觀的性質?(3)人的道德信仰是否和人類普遍目的有關?是否和道德信仰的條件有關?(4)人的道德信仰是否和個人的欲求、態度相關?道德信仰是否是任意、獨斷的?對於這些問題,道德相對論者認為自古以來即無肯定的答案,只好從相對的立場來探討。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相對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