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往聖繼絕學 - 教育百科
為 | |
往 | |
聖 | |
繼 | |
絕 | |
學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傅元龍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張橫渠所說:「為往聖繼絕學。」〔張子全書‧近思錄拾遺〕揭示了他的遠大抱負,人應有承繼前人的智慧,發揚先聖之道學的使命。據張子之說,絕學之意義及內容為: 1.絕學的意義:絕學有二義,一為中絕之學,一為造詣至之學。前人多釋為中絕之學。但觀張子之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氣勢澎湃,積極作為。所謂「立心」、「立命」、「開太平」,皆具開創性,若將繼絕學釋為「承續中絕之學」,則感消極,與上下文氣難以一貫,加以張子所稱之絕學,在當時依然流傳並未中絕。故不如將「絕學」釋為造詣獨至之學,是繼先聖之後,探求學為不已的極致。 2.絕學的內容:張載云:「學者信書,且須信論語、孟子、詩書。」「如中庸、大學,出於聖門,無可疑者;禮記則是諸儒雜記,至如禮文不可不信,己之言禮,未必勝如諸儒。」〔經學理窟〕張子之主要著作為〔西銘〕、〔正蒙〕及〔易說〕等。綜合起來,張子「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建立其道學系統。論及聖人時,則特別強調「以孔孟為法」,他曾說:「要見聖人,無如論孟為要。」(〔經學理窟〕)故張子所說絕學內容,包括〔易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及〔禮記〕等儒家主流學說,這些經典之哲理,為先聖智慧之結晶,放諸四海而皆準,為人類生存之所繫,具有永恆的價值,人必須承繼其學而加以發揮光大。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為往聖繼絕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