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蕪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ㄊㄧㄢˊㄩㄢˊㄏㄨㄤㄈㄟˋㄖㄨˊ:「ㄏㄨㄤㄨˊ」。
  2. ㄓㄨㄥˋㄘㄠˇㄘㄨㄥˊㄕㄥ˙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ㄌㄩˋㄨˊ」、「ㄆㄧㄥˊㄨˊ」。
  3. ㄅㄧˇㄩˋㄈㄢˊㄗㄚˊ˙ㄉㄜㄕˋㄨˋㄖㄨˊ:「ㄑㄩˋㄨˊㄘㄨㄣˊㄐㄧㄥ」。
  4. ㄨˊㄐㄧㄥㄧˋㄓㄨㄥˇㄕㄨㄘㄞˋㄧㄝˋㄉㄚˋㄔㄨㄣㄎㄞㄏㄨㄤˊㄏㄨㄚㄍㄣㄉㄨㄛㄖㄡˋㄎㄜˇㄕˊㄙㄨˊㄔㄥㄨㄟˊㄉㄚˋㄊㄡˊㄘ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蕪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田園荒廢,雜草叢生。亦引申指一切雜亂的情狀。
    【例】蕪穢、荒蕪、蕪雜
  2. 指雜亂的事物。
    【例】去蕪存菁、舉要刪蕪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叢生的草。五代十國南唐.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詞:「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宋.歐陽修〈蝶戀花.誰道閒情拋棄久〉詞:「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2.比喻繁雜的事物。如:「去蕪存菁」、「舉要刪蕪」。
[形]
雜亂。明.袁宏道《徐文長傳》:「先生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清.曾國藩〈歐陽生文集序〉:「深擯有宋諸子義理之說,以為不足復存;其為文尤蕪雜寡要。」
[動]
田園荒廢,亂草叢生。《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田園將蕪,胡不歸?」宋.呂本中〈兵亂後雜詩〉三首之三:「蝸舍嗟蕪沒,孤城亂定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叢生草。《說文解字.艸部》:「蕪,薉也。」南唐.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詞:「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宋.歐陽修〈蝶戀花.誰道閒情拋棄久〉詞:「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2. 田園荒廢,亂草叢生。晉.陶淵明〈歸去來辭〉:「田園將蕪,胡不歸?」宋.呂本中〈兵亂後雜詩〉三首之三:「蝸捨嗟蕪沒,孤城亂定初。」《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帝入洛陽,見宮室燒盡,街市荒蕪,滿目皆是蒿草。」

3. 雜亂。唐.盧藏用〈陳子昂別傳〉:「嘗恨國史蕪雜,乃自漢孝武之後,以迄於唐,為《後史記》,綱紀粗立。」明.袁宏道〈徐文長傳〉:「先生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清.曾國藩〈歐陽生文集序〉:「深擯有宋諸子義理之說,以為不足復存;其為文尤蕪雜寡要。」

4. 比喻繁雜之事物。如:「去蕪存菁」。《唐語林.卷一.政事上》:「吾見馬周論事多矣,援引事類,揚搉古今,舉要刪蕪,會文切理。」元.楊載《詩法家數》:「絕句之法,要婉曲迴環,刪蕪就簡,句絕而意不絕;多以第三句為主,而第四句發之。」

5. 姓,明代有蕪恕。明.凌廸知《萬姓統譜.虞韻》:「蕪,本朝蕪恕,平山人,宣德中任江陰大使。」

注音: 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蕪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