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認知心理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gnitive Psychology
作者: 鄭芬蘭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奈瑟(Ulric Neisser)對「認知」(Cognition)所下的定義為:「認知是指感覺輸入的轉換、縮減、精緻化、貯存、恢復以及使用等所有的歷程。」因此認知心理學在研究個人如何獲得生活裡的各種訊息,以及這些訊息如何被表徵、貯存、提取使用。凡是涉及與認知有關的內在心理活動、從感覺到知覺,從注意、記憶、圖樣的識別、知識的表徵、概念的形成、思維推理的運作、語言的表達、問題解決,到閱讀理解構思寫作等,都是認知心理學重要的研究主題。
  由方法論來看,認知心理學所研究的主題都是內在的認知活動,是一種內隱的歷程,相當複雜而且不易研究。因此在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中,需要更多的研究法來配合,如有聲思考法就是要受試者把自己的認知活動鉅細靡遺的說出來,配合視聽設備的輔助,使研究者做原案分析,藉此來了解個體的內在認知活動。
  當代認知心理學的興起,主要受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實務領域的殷切需求、電腦資訊工程發展、行為主義的理論缺失等等的衝擊。布羅本(Donald Broadbent)在應用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類並非被動的等待刺激,相反的,會主動的搜尋。因此,在一九六○年代學者又開始對心智活動產生興趣。奈瑟於一九六七年出版第一本[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的專書,並於一九七○年促使[認知心理學刊](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發行,[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也在一九七六年創刊。因此認知心理學從正式興起到現在,時間並不長,但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對社會科學,卻帶來相當大的影響與衝擊。
  認知心理學者普遍接受訊息處理模型,因此訊息處理理論成為認知心理學的主要理論。此理論認為個體在訊息處理時主要分為幾個階段:訊息輸入、感覺貯存、選擇性注意、編碼、進入短期記憶、在工作記憶中短暫的停留與運作、進入長期記憶並做適當反應;如要提取使用時,則須經過記憶的搜尋與解碼過程。早期的認知心理學似乎只重視認知因素的探討,惟最近的研究發現,個體在處理學習知識時也受學習動機、成功預期等因素的影響。在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上,還須兼顧情意領域的因素。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認知心理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