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歌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ín gē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民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ín gē |
解釋:
民間歌曲。指由民間創作產生,並流行於民間,富地方性色彩,屬於民間的通俗歌曲。如:「校園民歌」、「客家民歌」。也稱為「民謠歌曲」。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民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Folk Song, Folk Music |
作者: | 張渝役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民歌、民謠(folk song)或民間音樂(folk music)係由民間哼唱發展而來,有別於受過專門音樂訓練或教育的作曲家的作品。一般認為民歌是所有音樂的起源。以我國來說,西周、春秋戰國都有民間音樂與民歌、民謠。〔詩經〕被音樂史家認定為我國最早的民歌總匯。〔書.舜典〕稱合樂的曲調為歌;〔詩.魏風.園有桃〕謂徒歌為謠;〔傳〕解釋為「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李敬齋〔中華字源〕謂「謠,徒歌也,……無絲竹之類而獨歌之。」世一書局印行〔最新標準字典〕用語體文解釋為:「有樂器伴奏的叫歌,沒樂器伴奏的叫謠。如今通稱民間歌曲叫歌謠。」〔中國音樂與樂器〕的作者李振綱也有相同的說法(見該書第22頁)。 由於歷史的發展,加上各地風俗民情的差異,不僅民歌民謠的內容發展極為廣泛,連作曲形式與演唱方式也有變化。民歌民謠包括勞動工作的歌曲(國人稱之為號子)、談情說愛的情歌、飲酒作樂的歌謠、諷今說古的歌曲、紀念有特殊貢獻者或友朋的輓歌、敘述事物的曲子,或是常常可以聽到的山歌。 我國的勞動歌曲(號子)是從事勞動時伴隨工作的步調而有節奏配合的歌謠,人多一起勞作時調劑身心的民間音樂,北方人稱為「吆號子」,而南方人稱為「喊號子」。 山歌則大多於開闊之處或山坡地工作或休閒時吟唱。北方或高原地帶的山歌特點在於粗獷,而南方則較為柔和。 西方國家也都有其種族或地區的民歌民謠。這些民間歌曲最初都是口傳下來,與我國相同。雖然各國的民歌各有其特徵,但是有些民歌卻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說,有些蘇格蘭民歌與阿拉伯民歌有相似之處,俄國吉普賽人民歌與巴西某些民歌也有雷同之處。 民歌譜成曲子之後,大都保持其原始格調,旋律方面盡量不做更動,但在和聲方面,則受譜曲者以及時代的影響。原則上民歌最初是由其一個未知名的人所創作,歷經了許許多多的年代,經過一再增加或刪減和聲、節奏,甚至一些旋律,而變成現在的聲調。所以有人認為民歌是集體創作的作品。 西方最早的民歌,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冰島的民歌及波蘭的戰歌(Bogurodzica)。西洋民歌參考資料:但可持(W. DancKert)〔歐洲民歌〕(Das europäische Volkslied, 1939),倪托(B. Netti)〔民族音樂學之理論與方法〕(Theory and Method in Ethnomusicology, 1964),勞力士(R.M. Lawless)〔美國民歌演唱者與民歌〕(Folksingers and Folksongs in America, 1965),亨利(M.E. Henry)〔研究美國民歌的目錄〕(A Bibliography for the Study of American Folk Songs, 1937)。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民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