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疏離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shū l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ū lí
解釋:
  1. 對周圍的人、事、物,不親近、關心。
    【例】自從畢業後,他和同學漸漸疏離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疏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ū lí
解釋:
對周圍的人、事、物,不親近、關心。如:「自從畢業後,他和同學漸漸疏離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疏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lienation
作者: 宋明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疏離又譯為異化,乃意義不確定的名詞,因使用者的不同,而含著不同的意義。基本上是指人的本質被某種東西所剝奪,以致產生人性剝離或喪失的現象。也可以說是人們與他們自己以及別人都變得陌生、疏遠的狀態。
  此詞原為哲學及宗教用語,馬克斯(Karl Marx)在〔經濟學與哲學手稿〕(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 1844)一書中首先將之轉化為社會學名詞。馬克斯認為人類異化現象植根於其所生活的社會結構之中。此種社會結構拒絕了人的基本人性的充分發展。馬克斯相信人的本性會在健全的社會及正常的勞動過程中實現。他所謂的正常的勞動過程是指與別人合作、意圖改變外在世界的一種創造性活動。生產的過程不外是一種主觀觀念的「客觀化」過程。在此過程中,人們製造物質對象。此物質對象一方面是人類創造力的具體表現,另一方面是與其創造者分離存在的對象(object)。這種客觀化過程一旦完成,人類的生產物對人而言會變成疏遠的東西,而不再是與自己有關的東西,甚至會產生獨立自主的力量而與人類本身開始對立起來,此時疏離或異化現象便會產生。
  不過,馬克斯認為客體化並不等於異化。只有在資本主義這一特定的歷史情況下客體化才會產生異化現象。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一群人(資本家)可以將別人(勞工)所生產的產品據為己有而加以支配,乃是異化的起源。馬克斯視異化為既是一種主觀狀態,如人民之疏離感(feelings of alienation),又是一種結構概念,此概念描述資本主義的社會及經濟制度。
  馬克斯曾指出異化在四個領域中特別顯著:
  1.工人從他的勞動產品異化。因為他們所生產的均由別人所占有,他們不具絲毫支配力量。
  2.工人從他們的生產行動中異化。工作變成不能滿足內在慾望的異化活動,因為工作乃受外力強迫行使的結果。工作本身不再是生活目標,而只是手段而已。而且勞動也成為聽他人指使的強迫性勞動。事實上,勞動本身已成為可出售的商品,同售性(saleability)乃工人所具有的唯一價值。
  3.工人與他的人性(human nature)本質或「類的存在」(species being)異化。由於前兩項異化剝奪了原屬人類所特有的生產活動。這種生產活動使人類有異於其他動物,也是人性的基本部分。
  4.工人與其同伴異化。由於資本主義制度將社會關係轉化為市場關係,使人的價值,不再以其人性本質來衡量,而以其在市場中的地位來衡量。
  美國社會學家較強調異化的心理學層面而忽略了社會結構層面。如席曼(Melvin Seeman)、布勞納(Robert Blauner)等人便將異化的內容分為以下四種:(1)無力感、(2)孤立感、(3)無意義感及(4)自我疏離。無力感指個人對其生活環境(包括生產過程)不具控制力或影響力的感覺。無意義感指缺乏一種目的感,工人無法以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方式來達成具社會文化價值之目標時,會覺得無意義。孤獨感來自工人對其工作團體無歸屬感,對其工作目標無認同感,對社會環境之價值規範感到陌生時產生。而自我疏離則指工作只是為了謀生,而非為自我實現之目的,很難從工作環境中找到參與的充實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疏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