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腦化教學 - 教育百科
電 | |
腦 | |
化 | |
教 | |
學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簡稱CBI |
作者: | 徐惠文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腦化教學是指使用電腦來展現教學資料,提供學生直接的參與及操作,並針對學生的動作給予回應。普通的教學是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CBI則是電腦與人之間的互動,包括教學資料的提供、給予足夠的練習機會、評估練習的情形、回應學習者的輸入、更正錯誤、讓學習者掌握到學習的重點,並鼓勵學習者繼續努力,所以CBI的目的即在於教學。 CHI的組成要件為電腦硬體、使電腦能靈活運作的相關軟體,及特殊設計的執行教學軟體。故CBI的軟體實際上提供了學習者與電腦之間的介面及課程設計者與電腦之間的介面。硬體方面,好的CBI應可適用於個人電腦甚至到大型電腦,且應不限於某一特別的廠牌或機型。 早在1950年代的中期,心理學家便已試著將實驗室中人與動物的學習原則融合到實際的教學課程中,史金納(B.F.Skinner)及其他學者便發展了程式化的教學,並利用機器來展示教學內容。機器教學的好處在於可以確定學生能答覆每個學習階段的問題,而不致遺漏了重點,學生透過一對一的教學,較能控制自己學習的進度以及保有個人獨立學習的隱私權。所以CBI適用的教學內容,最好是短期內不會有重大改變者,否則必須頻頻修改軟體;同時最好是要有重覆教學的必需性,且需實際練習的內容者為佳。通常CBI較少當成一種課程的全程教學,多半是用來作為輔助教學或執行某部分的課程內容,故CBI與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簡稱CAI)及電腦輔助學習(Computer-Aided Learning,簡稱CAL)表達了相同的概念。 CBI在設計上必須注意到的重點包括要具有清楚的教學目標及清楚的指示說明;要從小的步驟循序進階到較大較深的單元;應能允許學習者控制進行的速度,並能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單元;程式的設計必須很完善,畫面要生動活潑,具有人的親切性與溝通態度,並有簡易操作與輸入的特性;系統回應的方代要能激發學習者持續下去的興趣;所有的測驗及評估應針對個別的學習者為主。 CBI在應用上,除了課程或測驗方面外,也可當成某些特殊的模擬訓練或教學遊戲,此外新的發展還包括能智慧地診斷錯誤、回應或對活的智慧型CBI (Intelligent CBI)及具有資料庫功能與決策能力的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腦化教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