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學習者控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earner (Computer) Control
作者: 徐新逸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過去傳統的電腦輔助教學大多是為線性式的學習(linear),均由電腦程式來主控整個學習過程,其大部分的設計都是基於編序教學(programmed instruction)原理,或稱程式控制(program control)或電腦控制(computer control)。他們大多受制於行為學派的影響,換句話說,整個學習過程對每個人幾乎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學習速度而已,並不考慮個人學習興趣、特性、學習策略與學習方式等之差異。近年來,教學設計逐漸強調學生應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也就是說,學生應有自主判斷、自我控制整個學習活動的機會。認知派的學者極力肯定學習者控制(learner control)的重要性。他們反對行為學派主張學習只是一連串刺激與反應聯結結果的理論,強調教學應考慮到學習者個別差異,且應讓學習者有較大的自主空間(J.S. Bruner, 1973; S. Papert, 1980, M.C. Wittrock, 1974),因為只有藉著自我判斷、自我控制的過程下,學習者才能更深入吸收且消化知識,且有助於所學知識的保存。
  學習者控制,根據梅里爾(M.D. Merrill)的定義為學習者能支配學習內容、速度、歷程或調整其認知結構的選擇權。在電腦輔助學習環境,學習者控制是賦予學習者決定課程的快慢、進行方式與內容呈現的自主權。例如學習者是否可決定其學習速度,是否要進入下一單元,或回到上一單元,或回到主畫面,是否可決定課程內容或測驗的難易度,是否要有進一步的提示,是否要更多範例,是否要語音說明及是否可選擇電腦中學習夥伴等因素。
  梅里爾將學習者控制權的種類分為四類:(1)進度控制(pace control);(2)內容控制(content control);(3)呈現方式控制(display control);(4)認知策略控制(conscious cognition control)。
  進度控制是讓學生在電腦的教學環境中,能自行決定節目之快慢,以配合其學習步調。
  內容控制是讓學習者在教學流程中決定學習的單元多寡與順序。多數學者(W.D. Milheim, 1989; J. Pollock & H. Sullivan, 1990; H. Shyu & S. Brown, 1992, 1995)指出,在無指導的情形下,讓學生任意決定其學習內容,是極不適當的。因為許多學習者會在還未精熟上個單元之前,就任意進入下個單元,或跳過重要的單元,如此控制權的誤用,反而讓學習者迷失,並造成學習效果不良。因此學者專家建議,在給予內容控制權之前,應提供內容指引(advisement)或說明。
  一旦內容被決定,另一種學習者控制,稱作呈現方式控制,是讓學習者決定內容的難易度、輔助說明的方式,或呈現的風格,譬如定義、範例、練習題的形態與種類。呈現方式控制提供學習者選擇教學節目呈現方式的形態、多寡與順序。
  認知策略控制是讓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善用其認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或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技巧,譬如反覆練習(repeat)、預習演練(rehearse)或改寫(paraphrase)等。
  如果以上選擇權被電腦程式所控制,則稱為電腦控制或程式控制。
  學習者控制的使用深受認知學者或教學設計學者之支持。例如:
  1.布魯納(J.S. Bruner)主張教學歷程應採取內發而非外控模式,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現原理,因認知理解而自我滿足,從學習活動中產生增強效應,所以給予學生控制權即是幫助其主動投入學習活動,進而達到自我啟發的效果。
  2.此外,局部陳示理論(Component Display Theory)和精緻學習理論(Elaboration Theory of Instruction),梅里爾和雷谷魯斯(C.M. Reigeluth)分別主張學習者控制不但可以增進學習效果及效率,也能同時強化學習者對學習課題的正面態度。
  3.巴彼特(S. Papert)指出,加強學習者控制將有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增長。著名的學習動機學派大師,如雷波(M.R. Lepper)和凱勒(J.M. Keller)也指出,如給予學生充分的控制權,其將會產生內發性的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及成就感,進而提高學習效益。
  學者專家們也認為學習者控制的使用並非萬靈丹,其使用效益可能深受學習者個別差異的影響。根據性向與處理交互作用(aptitude-treatment interaction)專家的研究,學習者控制配合學生本人二種特性:(1)學生對學科的相關能力(relevant ability);(2)學生對學科所具有之既有知識或經驗(prior knowledge)。根據傅萊(J.P. Fry)的研究,相關能力較高的學生,較善於使用控制權;反之,相關能力不高的學生,反而會因給予控制權而不知所措,卻得到負面的效果。此外,托比斯(S. Tobias)及蓋依(G. Gay)也發現具有學科既有知識的學生較能發揮控制權的長處。因此,專家建議如學習者對學科具有既有經驗或具有較優越的相關能力,則控制權的運用將會提升學習效率與效益。
  誠如認知心理學者所言,每個人在個性、學習能力、特性、背景等方面有其個別差異。教學設計應針對個別差異而有彈性,不應一視同仁,學習者控制的運用就是建立在此共識上。然而,對於相關能力不足或缺乏背景知識的學習者來說,給予自控權可能只會增加其不必要的認知超載(cognitive overload),反而有害其學習效果。因此,學習者控制的運用如何配合學習者特性,深具重要性,並成為近年來許多學者研究的方向。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習者控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