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康門紐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enius, Johann Amos
作者: 徐宗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康門紐斯(1592~1670)為十七世紀歐洲偉大的和平主義者及教育家。康門紐斯十二歲便失去了父母,幼年生活至為坎坷。由於得到教會人士的協助,康門紐斯終能完成海德堡大學的學業。西元一六一八年新教徒與天主教徒間的三十年戰爭爆發,由於康門紐斯篤信新教,因而不得不離開現在的捷克而流亡於波蘭。這段戰爭的經驗,使他堅信人類必須和平相處;而唯有普及教育,使人人皆有知識,始能實現此一理想。
  首先,康門紐斯提出了完整的學校制度。母親學校是為幼兒及兒童前期實施教育的場所,母親就是名符其實的教師,每一位母親就是幼兒的啟蒙師。國語學校是為兒童而設立的學校,教學媒介是以當地方言為主;借重實物,利用兒童感覺活動,直接學習事物而非抽象的文字。拉丁學校是以學習拉丁語文為主,培養中級人才為主。大學則須研究高深的學術,為社會培養高級人才。早在十七世紀康門紐斯已經構想出了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藍圖。
  另外,康門紐斯提出了泛智教育的論點;他以為人人皆有智性、德性及虔誠的種籽,認識外界的事事物物是可能的。因為人都具有智性,人也是神以其形象而創造出來的。
  此外,康門紐斯更提出普及教育的理想;這是因為他深信人人平等,不分男女、智愚、貧富、貴賤,皆應一視同仁地接受教育。他的教育平等觀,主要是受宗教信念的影響。康門紐斯也是一位篤信教育必須遵循自然法則的教育家;一六三二年,康門紐斯的〔大教學法〕(The Great Didactic)出版,詳述教學方法必須從具體至抽象、從已知至未知、從特殊至一般、從實例至普遍的教學法則。一六五八年,他又出版〔圖畫中見到的世界〕(Orbis Sensualium Pictus),以圖片與文字相對照,幫助兒童學習拉丁語文,開啟了圖片式的教科書的先例。
  康門紐斯一生以鼓吹教育普及、教育改革為職志。他著作豐富,周遊瑞典、英國、波蘭等地,散播他以教育來改良社會的信念。聯合國曾經在他逝世三百年時舉辦紀念活動,以彰顯他對教育普及的貢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康門紐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