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互動分析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al-Interaction Analysis
作者: 丁振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弗蘭德斯(N.A. Flanders)發展了「社會互動分析法」,以客觀的方法來研究班級內的師生互動情形。弗蘭德斯將教師在班級內與學生的語言溝通行為歸納如下所示的十種類別。在分析時,讓經訓練的觀察者將教師及學生在上課時所說的話加以記錄並判斷其所屬類別,並由觀察及分類的結果,來分析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言語互動的類型。以社會互動分析法可了解該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言語互動是否偏重在那一方面,教師可以由這些回饋做為改進自己教學的依據。
  弗蘭德斯將這十類語言分為教師的說話和學生的說話兩部分。教師的說話又分為「間接影響」和「直接影響」兩大類。學生的說話也分為「反應性」和「自發性」兩類。
  社會互動分析的語言分類類型及其意義說明如下:
  一.教師的說話
  (一)間接影響
  1.接納感受:以非威脅性態度接納學生所表現的情感語氣。學生的情感語氣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這一類也包括預測或回想學生的情感。
  2.誇獎或鼓勵:誇獎或鼓勵學生的動作或行為。開玩笑以減低緊張,但不傷害到別人。這一類也包括點頭或說「嗯」、「再說下去」。
  3.接受或利用學生的想法:澄清、加強或擴展學生所提出的意見或想法。如果教師呈現較多自己的意見或想法,就應該歸在第五類。
  4.問問題:問學生有關內容或步驟的問題,以期望學生回答。
  (二)直接影響
  5.講解:就內容或步驟傳授事實和意見;表示自己的想法,問修辭方面的問題。
  6.指令:指示做法,下達命令,期望學生遵從。
  7.批評或辯護權威:說話以期望將學生不可接受的行為改變而成為可接受的。責罵人,說明教師所做事情的理由,極端的自我參照。
  二、學生的說話
  8.學生反應性說話:學生因教師的說話而說話。此類接觸是由教師發動的,或由教師誘發學生說話。
  9.學生自發性說話:學生主動說話。如果教師點學生的名,只是為了表示該次誰可以說話,則觀察者要決定是不是學生自己願意說的,如果是,就歸到這一類。
  三、其他
  10.安靜或混亂:停止、短時間的安靜和由於混亂之故觀察者無法了解師生交談的內容。
  根據研究,教師如果使用間接影響的說話,則學生的反應範圍就明顯地較為廣闊,學生的參與也較為積極而深入。相對地,教師如果使用直接影響的說話,則學生的反應則大受限制,上課時完全成為對學生說明、傳授知識、指示方向、評論和責難等活動。
  弗蘭德斯的研究發現,教師如果較常使用直接影響的說話,學生的依賴性行為便明顯的增加,也就是變得較關心如何討好老師,比較想知道教師所期望他使用的那一種方法,而比較不關心那一種方法最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在學業成績上,也顯示進步的分數較少。相對地,教師如果使用間接影響的說話,則學生不但學業成績較好,而且學習態度也較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互動分析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