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行動技巧的發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evelopment of Social Action Skills
作者: 沈六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社會行動技巧指協商、討論、辯論、議論、計畫、談判、妥協等能力。使用這些技巧的基本假設是:民主是建立於人民的同意基礎上,其權威或合法性來自人民的同意。人民以群體或聯盟的網狀組織聚集在一起,為政治與社會效能創造機會。
  雖然社會行動技巧發展的目標與發展歷史觀點的目標有些重覆,但實際上教導社會行動技巧,意謂在為一個有論證能力的溝通技巧建立堅實的基礎,以便產生智慧、合作、溝通和有責任感的人;此種人關心別人和公共利益。
  國民為了探究與發展新公共觀點與公民生活,必須有溝通的能力。因為社會行動技巧發展的目標在於幫助學生獲得了解,達到純正的共識或同意,其極致為達到共享知識、相互信任、與別人相互和諧。因此發展社會行動技巧,教師和學生必須嚴肅地考慮意見,認識所提供事實的說明,或者是驗證新鮮的事實,即在學生之間必須認識平等,以確保自由地進入談論,查核有爭論性的意見,評鑑說明,評估正當性,修改規範的概念,反省辯論的本質,形成一個特殊的概念架構,考慮證據和說明的本質,以及識別「實然」與「應然」的主張。
  如果在每一間教室內,都能認識平等,有一個理想的說話自由的情境,學生可以自由地進入談論,認識追求真理的需要,在此過程中,他們感覺到沒有拘束與操縱。學生參與教室討論,必須以人類尊嚴與相互尊重為基礎。如果教師能夠建立批判探究的精神與反省思考技巧,鼓勵實際練習使用,則可以培養社會行動技巧與道德氣氛,並從真實世界提供經驗。如小心地聽取人們的會話、辯論或新聞研討,以敏銳的眼光研讀書籍、新聞報紙、雜誌、政治小冊子及爭論的短論報告或主張。
  在具體方面,學生可能經常報告他們從各種文件或其他傳播媒體選取的有關地方的、地域性的或省(州)的問題,此種問題可能是需要改革的問題。可以要求學生針對問題表示他們的立場,並提出最佳解決方法。經由此方式,學生可能了解問題對他們生活的影響程度及其主要涵養。一旦學生完成他們個人的評鑑,則學生就有能力對鄰近地區、性別、種族、民族等作比較。
  進一步言,如在學生未遭遇問題之前,給予他們角色演問題情境的機會,學生就可能發展社會行動技巧。幼小的兒童可以使用玩偶、木偶或假面具;年紀大的兒童可以給予角色卡,在卡片上明確界定角色的情境。角色扮演的概念可以包括失去言論、宗教、出版的自由,使用恐怖行動與謀殺以達政治目的,權威的不當使用、聲明個人的意願,甚至可以是反對社區的主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行動技巧的發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