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需求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al Demand Models
作者: 蓋浙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社會需求模式是研訂教育發展計畫的一種模式或方法。所謂社會需求,包括個人與團體二種層面的需求。就前者而言,是個人與家庭對於教育層次、類別的需求,質言之,冀求接受較多或品質較好的教育。不過,個人對於教育需求的多寡,也受社會因素的影響。如果勞動市場希望進用較高教育程度的就業者,則個人勢必接受較多的教育才能適應工作條件的需要。就後者而論,則指國家與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對於不同教育程度的需求,教育制度或產出必須與之相配合。
  社會需求的內涵除考慮個人及社會的因素外,尚須兼及文化及政治的需求。所謂文化的需求,是人民經由接受教育的結果,對於一國之文化可以負起承先啟後,發揚光大的責任與義務;所謂政治的需求,是政府為鞏固國策,實現政治上的理想,人民必須接受教育以便有能力參與並維護政治的活動與體制。因此,社會需求模式必須兼顧社會、文化及政治三方面的需要,故在研訂教育計畫發展方案時,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考慮三者間的需要及優先順序,或採何種方式以調適三者之間的關係,是極為重要的。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在研究德國、法國、希臘、英國及瑞典等五個國家的個案後,認為社會需求模式對於教育計畫的研訂具有二個功能:其一,預測需求的變化量,以調節教育的供應。其二,促進教育系統的變化,以導引必要的需求。
  關於第一點,在社會變遷與社會結構改變下,個人及社會對於教育的需求會有所改變。上述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於一九八八年所做的分析報告中指出,教育必須要能夠了解與掌握社會上的訊息以及現有的狀況,作為教育系統本身變革的依據。為了顧及部分性及整體性的社會需求,教育發展應該盡可能的具有較大的空間與彈性。
  至於第二點,經由教育的革新與進步,在人力素質提高後,可以導引社會的改變。美國社會學先驅華德(L.F. Ward)將社會進步分為「自動進步」(automatic progress)與「目的性進步」(teleological progress)兩類,前者為自然發生過程中無意識的演進,後者則係透過某種目的或行動達成社會的改進。教育具有引導社會進步的功能,但是教育本身必須具有前瞻性,站在社會的前端,研訂教育計畫以改進其缺失,經由教育的改革及前瞻性的規劃,導引社會進步及對教育需求的改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需求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