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空無課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ull Curriculum
作者: 林瑞榮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空無課程又稱為懸缺課程,係一九七九年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艾斯納(E.W. Eisner)在其著作〔教育想像:學校課程的設計與評鑑〕(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首度提出的,意指學校該教而未教的學習經驗,包括觀點、概念及技能等。
  從課程的結構來看,空無課程與實有課程構成學校課程的整體。實有課程又分為外顯課程(explicit curriculum)與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外顯課程又分為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與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正式課程中自習課及課間休息時間,稱為空白課程(blank curriculum)或留白課程,如同國畫山水中的留白,常是最美的部分,作者營造的意境,賦予觀眾自由想像的創意空間。空白課程雖與空無課程不同,但皆具有教育意義。課程的結構可圖示如下:(修改自黃政傑,民80,〔課程設計〕)
  
  艾斯納從兩個層面來探討空無課程的重要性:一為心智過程,二為內容領域。黃光雄(民76)於〔懸缺課程的概念〕一文中,將之分為三個層面:一是學校教育思略的心智能力,二是學校課程遺漏的科目或教材,三是學校教育疏忽的情意陶冶。
  艾斯納認為「認知」應泛指一切心智有關的過程。當前學校教育較重邏輯分析及演繹推理的過程,即以文字或數字為中介,依邏輯程序從事思考,例如數學運算、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的探究。相對的忽略了隱喻及想像的思考方式,諸如「人比黃花瘦」與「斷腸人在天涯」等句,雖不符邏輯分析,但很有想像力及創意。其實許多重要的思考模式並不以語文、邏輯為中介,係透過視、聽、嗅、味、觸、動等各種感覺官能。但是學校課程不僅缺乏語文及數字以外的心智過程,更常以語文及數字有關的評量,來衡量學生的能力。並於內容領域的懸缺,則大可大到整個科目的忽略,小可小到部分資料的遺漏。
  空無課程的應用,宜注意下述三點:
  1.空無課程的意義在於不僅要從「有」的角度來探討課程的實有部分,也要由「無」的角度探討課程的懸缺部分,更要注意不是一切缺乏的均具重要,課程設計時尤須注意其重要性的先後。
  2.空無課程以「空無」為研究對象,涉及「領域」與「範圍」,且是一種相對性的動態概念,其與實有課程結合成課程整體,並因時空及對象而異,在不同時空的國家、學校、學生間都會有差異。
  3.空無課程的成因有三:一為故意設計的,二為無意疏忽的,三為社會變遷造成的。將空無課程補偏救弊為實有課程時,後二項較容易,前者因是故意設計的,涉及利益、意識型態、偏見、刻板印象及歧視等,故改革較困難。
  空無課程從「懸缺」的角度探討課程,具有「警示」的作用,可以提醒我們莫受不當意識型態的宰制,或無意疏忽而不知自省,應該把握社會變遷的脈動,促使教育的均衡和健全發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空無課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