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蔡鍔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cài 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ài è
解釋:
人名。(西元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陽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騎兵科畢業。辛亥革命時為雲南都督,後解兵權,居住京師,袁世凱稱帝時,潛赴雲南,首先起兵宣布獨立,稱護國軍,各省響應,袁氏之謀遂敗。黎元洪繼任總統,任蔡鍔為四川省督軍,兼民政長,後因病歿於日本東京。編有《曾胡治兵語錄》。後人輯其作為《蔡松坡先生遺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蔡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林萬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蔡鍔(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筆名奮翮生,湖南省邵陽縣人,為我國軍事教育家。
  蔡鍔十七歲進湖南長沙時務學堂,後改入南洋公學。光緒二十五年(1899)前往日本留學,到東京大同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就讀,同時參加「自立會」。
  光緒二十七年入東京成城學校就讀;二十九年畢業;習期滿,進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騎兵科,翌年學成返國,任江西續備左軍隨營學堂監督。第二年返湖南擔任教官年僅二十四歲。同年奉調廣西省,擔任新軍總參謀官兼教練官,並兼為隨營學堂總理官。總計留在廣西六年,後調任許多軍職及軍事學校教官職位。
  宣統二年(1910)年冬季,蔡鍔再調雲南;次年到達昆明,任陸軍協統(旅長)。國民革命軍在武昌起義成功消息傳入昆明,蔡即與其他將領密謀響應,在十月三十日宣布獨立,經被推舉擔任雲南都督。民國二年(1913),奉調入北京,時袁世凱對其百般籠絡;先任陸軍部編譯處副總裁、約法會議議員資格審定會會員、政治會議會員;後改任將軍府昭威將軍、參政院參政兼審議長、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處員、模範軍教官、國防會議副議長;最後擔任全國經界局督辦。民國四年八月,北京擁袁世凱改帝制者組成「籌安會」,主事者邀蔡簽名支持,為佯裝擁戴,即簽之;同年十一月,祕密離京,輾轉赴日本,經香港再返抵昆明,而與唐繼堯、李烈鈞等結盟,宣稱擁護共和政體;十二月,洪憲帝制成立,不久蔡與其他將領組織護國軍,首倡獨立,通電討伐袁世凱,護國軍開始進軍四川、廣西等地,民氣大振。
  民國五年六月六日,袁氏棄世,由黎元洪繼任總統,不久任命蔡為益武將軍督署四川軍務兼四川巡按使;七月六日改名稱為四川督軍兼署省長,十九日終因喉病求去,八月初下四川,月底到上海,九月初由蔣方震陪護到日本求醫;十一月八日病逝日本九州福岡大學附設醫院,年僅三十五歲。同月十日,政府明令表揚,不久追贈陸軍上將。
  蔡鍔督軍甚嚴,尤重軍人教育,於軍事理論方面,在民國初年與蔣方震等齊名。所著計有〔蔡松坡先生遺集〕、〔軍中遺墨〕;又輯有〔曾胡治兵語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蔡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