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誠之者人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楊祖漢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誠之者人之道,是說人要始終不懈的努力,使自己能真實無妄,是人應當從事的道和理。〔中庸〕第二十章說:「誠之者,人之道也。」又說:「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由於人的氣稟不齊,雖固有道德之性,但並不能自然呈現,必須以後天的努力,自覺自己的本性,以求實現。由於要克服氣性的限制,所以要「擇善固執」,這亦即前文所說的「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之意,人不容易自然而然的為善,於是必須通過學習,以明白善之所在,然後堅決遵行,這是人所必須用的工夫。
  〔中庸〕後文對「擇善固執」有進一步的發揮,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也,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二十章)學、問、思、辨、行,是明善以復其性的工夫階段,〔中庸〕的作者認為,即使是氣性十分昏濁,天資十分愚拙的人,如果能夠下決心從事這各階段之工夫,以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毅力以行,貫徹到底,則必定可以變化氣質,明善而實現本性,這段話說明只要肯下工夫,成聖是人人可能的。成聖之根據人人本有,但必須下工夫。人雖有智愚的不同,但若肯決心用功,便一定可達到目的。
  〔中庸〕第二十三章有「致曲」之說,也是「誠之」的工夫,文字是:「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所謂致曲,是在某一部分上用力之意。人因氣稟的限制,德性的表現常不能完全,所以大賢以下,雖可有德性表現,但都不能無偏。如性情敦厚的人,容易表現仁;氣質清明的人,容易表現智。這都是德性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但人若在自己所表現部分德性努力推擴,則自己生命中的「誠道」,便會被引發出來,誠被引發了,便會逐步實現,而彰明昭著,自己生命能逐步被轉化,終至成為圓滿地實現本性的至誠者。致曲好比是打開一個讓誠體往外表現的通孔,有了通孔,則誠體的全部內容和力量便可逐步實現出來。由「誠則形,形則著」這段話,可知〔中庸〕的作者認為誠是具有活動性的,誠固是理,但並不是一靜態的存有。故人只要反己而誠,誠體便在人的生命中生起真實的力量,而有極大的效果。
  人們常以不欺人為誠實,實則「誠之」先要從「不自欺」做起,如〔大學〕所說的:「所謂誠其意者,勿自欺也。」人常常自欺而不自知,例如推託敷衍,該做的不立刻做,而給自己找理由說,可以明天再做,或是不必認真做,正是在自欺,也正是需要對自己誠實的時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誠之者人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