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捧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ㄕㄡˇㄓㄤˇㄊㄨㄛ˙ㄓㄜㄖㄨˊ:「ㄆㄥˇㄏㄨㄚ」、「ㄆㄥˇㄈㄨˋㄉㄚˋㄒㄧㄠˋ」。
  2. ㄈㄥˋㄔㄥˊㄖㄨˊ:「ㄔㄨㄟㄆㄥˇ」、「ㄆㄥˇㄕㄤˋㄊㄧㄢ」。
  3. ㄆㄥˇㄔㄤˇㄉㄠˋㄔㄤˇㄓㄨˋㄖㄣˊㄕㄥㄕˋㄧˇㄓㄨㄤˋㄉㄚˋㄔㄤˇㄇㄧㄢˋㄖㄨˊ:「ㄏㄨㄢㄧㄥˊㄆㄥˇㄔㄤˇ」。
  4.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ㄌㄧㄤˇㄕㄡˇㄆㄥˇㄔㄥˊㄨˋㄆㄧㄣˇ˙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ㄆㄥˇ˙ㄓㄜㄧˋㄆㄥˇㄏㄨ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捧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ěng
解釋:
  1. 用兩手托物。
    【例】捧碗、捧茶、捧書 ◎
  2. 讚揚、奉承他人或代為吹噓。
    【例】他被捧上天了。
  3. 量詞。計算兩手曲掌相合所容受的單位。
    【例】一捧花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ěng
解釋:
[動]
1.用兩手托物。如:「捧碗」、「捧茶」。《後漢書.卷三三.朱浮傳》:「此猶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
2.捫、按。如:「捧腹大笑」。《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臏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笑之,歸亦捧心而臏其里。」
3.讚揚、奉承他人或代為吹噓。如:「捧場」、「他被捧上天了。」
[名]
量詞。計算兩手捧承物品的單位。如:「捧著一捧花」。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ó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雙手由下而上托著物品。
  2. [[量] ] 計算雙手捧承物品的單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用兩手托扶。如:「捧碗」、「捧茶」、「捧腹大笑」。《後漢書.卷三三.朱馮虞鄭周列傳.朱浮》:「此猶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一連的勸了三杯,方才捧出一個錦囊。」

2. 舉起。《列子.湯問》:「捧其手,則舞應節。」晉.潘岳〈射雉賦〉:「捧黃間以密彀,屬剛罫以潛擬。」

3. 攙扶。唐.元稹〈鶯鶯傳〉:「俄而紅娘捧崔氏而至。」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青梅》:「女奴數輩,捧一麗人出,僕從煖赫,冠蓋甚都。」

4. 讚揚、奉承。如:「捧場」、「他被捧上天了。」《醒世姻緣傳》第一四回:「又差了晁住,拿了許多銀子,到監中打點……打發得那一干人屁滾尿流,與他掃地的,收拾房的,鋪床的,掛帳子的,極其掇臀捧屁。」《紅樓夢》第二六回:「仗著老子娘的臉面,眾人倒捧著他去。你說可氣不可氣﹖」

5. 量詞。計算兩手托承物品之單位。如:「捧著一捧花」。《紅樓夢》第一一回:「話說是日賈敬的壽辰,賈珍先將上等可吃的東西、稀奇些的果品,裝了十六大捧盒,著賈蓉帶領家下人等與賈敬送去。」《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不管甚麼人求著他,大捧的銀與人用。」

注音: ㄆ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捧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