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世界主義的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smopolitan Education
作者: 徐宗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世界主義(cosmopolitism)是一種以世界的價值超越於其他一切價值的思想體系,與民族主義(nationalism)或國家主義相對應的一種主張。一般而言,民族主義的教育,常視教育為一有效的工具,以統一民族意識、恢宏立整合民族文化、延續民族精神、普及民族道德。故民族主義的教育,對其自身的語文、歷史、地理、倫理、藝術、科技等教材,極為強調;對公民養成教育及愛國教育的實施,也至為注重。世界主義的教育則不然,所塑造的對象,不是單一國家中的公民,而是胸懷世界的全體人類。十八世紀西方教育家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以為個人是全人類的一分子,而不只是某一社會中的公民;美國教育家裴茵(Thomas Pamne, 1737~1809)之名言「世界即我國」,皆反映了世界主義的觀點。另外,德國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的「人的教育與陶冶」、康門紐斯(J.A. Comenius, 1592~1670)的「教育為全人類的和平而努力」、法國教育家康多塞(Marquis de Condorcet, 1743~1794)的「教育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等主張,皆反映了世界主義的教育理想。西元一九一七年共產蘇聯成立,由於提倡國際主義,打破國家藩籬,一度教導其青年要忠於無產階級以謀求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大團結。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成立,倡導各會員國際政治、經濟謀求合作外,也應從文化、科學、藝術、教育等方面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以增進全人類的和平,維持世界安全。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推動的教育活動,也多少帶有世界主義教育的色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世界主義的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