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屋 - 教育百科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ㄈㄤˊ˙ㄗㄖㄨˊ:「ㄈㄤˊ」、「˙ㄗ」、「ㄉㄧㄥˇ」、「ㄧㄢˊ」、「ㄓ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房子、房舍。
    【例】屋子、房屋、茅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房舍。如:「茅屋」、「住屋」、「房屋」。
2.房間。如:「這屋子光線充足。」
3.車蓋。《文選.張衡.東京賦》:「輹弩重旃,朱旄青屋。」《遼史.卷五五.儀衛志一》:「平頭輦,常行用之。制如逍遙,無屋。」
4.帳幕。通「幄」。《詩經.大雅.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墨子.節葬下》:「綸組節約,車馬藏乎壙,又必多為屋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房舍。如:「茅屋」、「房屋」、「屋子」。《說文解字.尸部》:「屋,居也。」《史記.卷四.周本紀》:「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唐.長孫佐輔〈尋山家〉詩:「獨訪山家歇還涉,茅屋斜連隔松葉。」

2. 築屋以覆之。《禮記.郊特牲》:「是故喪國之社屋之,不受天陽也。」

3. 車蓋。《遼史.卷五五.儀衛志一》:「平頭輦,常行用之。制如逍遙,無屋。」《文選.張衡.東京賦》:「輹弩重旃,朱旄青屋。」唐.李善.注:「青屋,青作蓋裡也。」

4. 帳幕。通「幄」。《墨子.節葬下》:「綸組節約,車馬藏乎壙,又必多為屋幕。」

5. 古指帽子中間高出之部分。《晉書.卷二五.輿服志》:「江左時,野人已著帽,人士亦往往而然,但其頂圓耳,後乃高其屋云。」宋.陸游〈夜行至平羌憩大悲院〉詩:「微霜結裘茸,落葉拂帽屋。」

6. 具也。《廣韻.入聲.屋韻》:「屋,具也。」《詩經.秦風.渭陽》:「於我乎,夏屋渠渠。」漢.鄭玄.箋:「屋,具也。渠渠猶勤勤也。言君始於我,厚設禮食,大具以食我,其意勤勤然。」

7. 古代井田制中,三百畝為一屋,三屋為一井。《漢書.卷二四上.食貨志》:「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

8. 止。《廣韻.入聲.屋韻》:「屋,《風俗通》曰:『屋,止也。』」明.申屠澂〈半軒集序〉:「昔宋之亡,閩南有義烈之君子曰謝皋羽,嘗參文丞相文山公之軍事,文山公死于燕而宋社屋,自放于山澤間,作為歌詩,終不肯出仕。」

注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