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本主義教學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umanis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作者: 李咏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本主義教學法起源於一九六○年代對舊有教育思潮和體制的反省。此派學者反對行為學派的編序教學(programmed teaching)原理,他們雖和認知學派一樣強調發現式學習的重要性,但認為舊有的教育忽略了學習者的感覺(feeling)和情緒(emotions)等方面的教育。
  人本主義教學法主張學習者中心教學法。學習者具備潛能以擔負學習的責任,在開放式的和無威脅的學習環境下,他們會主動發現他們的需要和完成學習目標的方法,教師扮演的是溫暖的、支持的、非介入的角色。
  提倡人本主義教育的著名學者及其主張包括馬士洛(A. Maslow)的自我成長和學習、羅吉斯(C. Rogers)的學習者中心教育、高登(T. Gordon)的教師效能訓練(teacherer effectiveness training)、帕基(W.W. Purkey)的貴賓式學習(invitational learning)等。此外,夏山學校(Summer-hill School)和開放教育(open education)則被認為是具體學校體制的形式。
  在教學方法上,除了重視師生一對一的溝通外,此派學者重視小團體學習,方式包括角色扮演、心理劇、社會劇和模擬遊戲教學法等。教師可能要求學生扮演某些歷史上的人物並架構歷史事件加以演出;學生也可能架構一解決地球臭氧屠的問題而舉行的世界性會議。
  價值澄清法(values clarification)亦是人本主義教學所強調的活動。在師生互動的歷程中,學生被允許發展許多想法和行為,再從其中做選擇,教師鼓勵學生的反應並當眾表揚,並支持學生重覆實踐他們的想法。
  人本主義的教學評量摒棄傳統的百分制,而主張僅用通過/不通過或ABC的等第代表學習的結果,以避免班級內同學的彼此競爭或傷害某些學生的自尊。
  推展人本主義的教學模式有賴教師角色的徹底改變,高登即發展了一套教師效能訓練方案,使教師從傳統的嚴師轉變為催化者、鼓勵者、協助者、學習活動的伙伴、學生的朋友等,亦即教師能敏銳察覺學生的感覺、培養他們的自尊、發展師生正向的自我概念,並具有採用不同教學法的能力。
  人本主義的教學於一九六○年代和一九七○年代相當盛行。在一九九○年代似乎又引起相當的注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本主義教學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