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體能 - 教育百科
健 | |
康 | |
體 | |
能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
作者: | 林學宜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健康體能為一般人想要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並增進日常生活工作效率所需的體能;和競爭體能之差別在於增進健康體能所需的運動強度較低,且頻率和時間也較少,而運動過程也不必激烈,所以感覺較自在,不會有壓力及負擔,也不易有肌肉酸痛之現象產生。 健康體能是由下列四個要素所組成: 1.有氧適能:簡單說即是心肺耐力,指身體肺部吸入氧氣,心臟循環系統運送氧氣,和肌肉利用氧氣產生能量的能力。 2.肌肉適能:指肌肉所具有的功能與特質,如最大肌力或肌耐力。 3.柔軟度:是指人體與生俱有之可動關節實際活動的最大範圍。 4.身體組成:指身體內肌肉、脂肪、骨頭等組織所占之比例。 以上這些要素,與一般大眾的健康和疾病關係較密切,也就是說如能使以上四個要素達到優良的水準,則必能促進健康並可預防疾病。 至於如何促進健康體能,方進隆提出以下三個步驟: 1.了解體能狀況:要有效地改善體能,首先需要先了解自己目前之體能狀況,否則會因運動計畫之強度負荷過強或太弱而造成嚴重的運動傷害或達不到預期之效果。 2.擬定適當的運動計畫來改善體能:可依據每一項健康體能測驗的結果來和常模比較,便可知道自己該項體能的優劣。依自己體能狀況來擬定適合自己的運動計畫,漸進地改善體能,體能逐漸改進後才能進入另一階段,如此便可避免造成身體不適或降低生理狀況的情形產生。 3.檢驗自己運動與體能進步之狀況:在運動過程中,要對運動量、速度、距離、時間及體能狀況等相關問題略加記錄,以便了解體能進步的情形。如已達成目標,則可再擬定另一目標,但必須注意的是擬定的運動目標要切合實際,不要期望在短時間內即會有明顯的改變。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健康體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