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兒童人類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ild Anthropology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對於兒童人類學的建立最有貢獻的是荷蘭的教育家朗格威爾(Martinus Jan Langeveld)。
  他的兒童人類學方面的中心思想為:人的本質必須受教育才能改變,在發展的過程中,兒童以其自動的生理生長本質為基礎,慢慢地發展成人,而兒童的本質決定了成人本質的形式。人類學為教育學的一部分。同樣地,教育人類學也有教育學的一部分。教育人類學在探討人的本質的改變的問題,而人的本質的改變是因為有可塑性;同時,教育人類學也在強調教育目的的限定與把握,教育目的包括:人格的陶冶、真正的人的培養等。以上特別強調的是以本身的改變解釋,及人的改變的可能性,教育的意義是:人為可教育之人。
  他又認為:就兒童而言,不能任其自然生長而不予教育。否則兒童將無法形成人性,只能成為「奇異的狼」(指狼孩),或是停留在「低等階段的豎子」。因此,兒童時期教育的實施,以「人文化」為主,使兒童在可教育性程度最大的時候,適時予教育幫助,使其發展為真正的人。
  兒童時期的「可變性」與「可能性」,以創造的形成與自我形成,為基本條件。而教育之需要,即在於促使兒童「改變」與「改變的可能性」。兒童不但是可教育與可陶冶的,而且其發展是為教育所指導的。
  在教育情境裡,不但提供兒童「生長」的機會,也提供兒童有自我改變的機會,邁向「教育有改變人的本質的責任」之途。換句話說,教育也就是賦予引導兒童的責任。因為兒童所生活的世界,必須引導與了解,進一步地促使兒童的能力與環境發生交互作用。
  兒童人類學重要的課題在於:
  1.促進兒童的發展,幫助兒童,不但使他的精神能力發展出來,且使他的精神陶冶成為事實。也就是使用先前安排好的有條理的文化媒介,如習慣、語言、知識、世界圖像等。
  2.教育者的責任是對兒童的發展課題完全關心,避免使兒童陷於無助的狀態。因為兒童有各種需要,最主要的是幫助的需要與生理的需要。前者是兒童渴望獲得成人的幫助,和教師的幫助;後者是兒童生理的自然現象,如睡眠、飢餓、疲倦等,成人要為其安排生活需要的情境,同時也要兼顧不同的自然情境。
  除了以上兩個重要課題外,遊戲與學習也是兒童發展過程中,兒童人類學所要探討的兩個重要課題。
  在兒童人類學中,主張兒童的生活希望能具有社會化的功能,在學校能參與各種文化活動。
  兒童人類學的理論是將兒童看成具有可塑性,是一個活生生而可教育的人,並且是需要教育的人。成人有責任幫助其發展,使其在成長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照顧與關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兒童人類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