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全國期刊中心(美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ational Periodical Center
作者: 楊美華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由於期刊訂費偏高,且成長極速,而館際互借的壓力又與日俱增,美國圖書館界遂有成立一個全國性期刊中心,以應各方之需的構想。簡單的說,全國期刊中心(National Periodical Center)係以一集中的館藏提供快速而正確的書目資料,經濟而有效的服務,俾滿足讀者最大的需求。就消極面來說,它的成立,可以節省一般圖書館採購期刊的經費、空間上的浪費以及財務上的負擔;就積極面而言,可以使期刊的豐富資源得以分享,無論是在期刊文獻的提供或是資訊的傳輸方面,均可使利用的單位擴大其服務的項目和內容,而廣泛、完整的收藏,亦可提供及時相便捷的服務。
  全國期刊中心擬議之歷史淵源與館際合作之關係密不可分,最早可溯至1899年理查遜(E.C. Richardson)之全國借閱圖書館(National Lending Library),以及1949年之研究圖書館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Libraries)和1961年英國之大英圖書館出借部門(British Library Lending Division)等。1973年,史蒂芬(Rolland E. Stevens)應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之邀,進行有關全國期刊資源中心可行性研究,掀起討論的高潮,但眾說紛紜。
  美國國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委員會(U.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NCLIS)雖曾於1974年建議成立一個全國圖書館網,蒐集所有語言、所有類型的資料,以迅速正確的提供書目資料和收藏處所,但是否建立全國性的期刊中心卻更引起各界的關注。1976年,遂再草擬「全國期刊系統」(National Periodical System)之計畫。此研究提出三個層次的架構:第一個層次指的是與地方、州及地區圖書館之系統合作,達到供應館際合作中期刊論文需求量的80%;第二個層次則在建立一個廣泛的期刊館藏,供借閱及複印服務之用,亦在提供第一個層次所無法滿足之需求;第三個層次以國立圖書館及其他具規模、權威性之專門圖書館為主,在求滿足讀者對高度專門性資料之需求。
  1978年,美國圖書館資源委員會(Council on Library Resources)應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之邀請,參加了全國期刊中心技術發展計畫(A National Periodicals Center : Technical Development Plan),文中建議以36,000種現期期刊之訂購做為起始點,爾後漸次發展為60,000種期刊。所需之面積約為130,000平方公尺,建築經費初步預估約為5,000,000至6,500,000美金。此經費建議由聯邦政府支付。
  歸納起來,全國期刊中心的草案係綜合了大英圖書館出借部門(British Library Lending Division)和美國研究圖書館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Libraries)的理想,前者欲提供重要而使用率高的期刊,後者則重在珍貴而罕用期刊的蒐藏。全國期刊中心的立意雖佳,但始終未能實現的理由如下:(1)新科技的發明將可以取代紙本式的儲存;(2)版權的問題;(3)出版商的反對;(4)專業團體之間對行政受理的問題未能有共識;(5)全國期刊中心之性質及運作方式和某些商業機構所提供之服務相類似。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全國期刊中心(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