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可檢證性原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inciple of Verifiability
作者: 劉文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可檢證性原則是邏輯實徵論最具代表性的概念,其要旨為:一切有意義的命題不是分析的便是綜合的。分析命題因其邏輯形式而為真(恆真句 tautology sentence)或假(矛盾句 contradictory sentence);綜合命題則由經驗事實判斷真假。因此,可檢證性原則成為區分命題是否有意義的標準,也是區分科學與形上學的依據。
  檢證原則的概念可溯及休姆(D. Hume)、約翰.彌爾(J.S. Mill)與馬赫(E. Mach)的經驗論。而最早提出此原則者是魏斯曼(Friedrich Waismann),他指出命題的意義即為其檢證方法。艾爾(A.J. Ayer)等邏輯實徵論者也有許多相關的討論。
  魏斯曼主張強的可檢證性(Strong verifiability),即一種可以完全為經驗證實的可檢證性。此論點受到極大的批評,因為任何以全稱命題形式出現的科學陳述,均包含無限多的例子,不可能完全證實。後來經艾爾等修正,強的可檢證性改成弱的可檢證性(weak verifiability),主張任何有意義的陳述不會得到完全的證實,只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證實,也就是只要在經驗上有其或然的可能性,便有意義。
  可檢證性原則不但決定了形上學的無意義,且使倫理學和美學的語句也排除在認知意義之外,遑論用情緒的表達來解釋善、惡、美、醜等的意義,因此使事實和價值二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可檢證性原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