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邏輯實徵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ogical Positivism
作者: 劉文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邏輯實徵論是二十世紀分析哲學運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基本上並不是一個嚴格統一的派別,而是一股強調語言之邏輯解析為共同特點的哲學思潮。與其近乎同義的說法還有「邏輯經驗論」、「科學經驗論」(Scientific Empiricism)等。其主要特徵在強調語言的邏輯分析以及科學的經驗證實,希望釐清傳統哲學的迷霧。
  邏輯實徵論的形成和一九二○年代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 1882~1936)、卡納普(Rudolf Carnap, 1891~1970)等人領導的維也納學圈(Vienna Circle)有密切關係,主要繼承了羅素(B.A.W. Russell, 1872~1970)和維根史坦(L. Wittgenstein, 1889~1951)的數學與邏輯,並將休姆(D. Hume, 1711~1776)、馬赫(E. Mach, 1838~1916)等人的經驗論傳統融為一爐。羅素、維根史坦以及維也納學圈的哲學運動,在歐洲引起廣泛的迴響。傳到美國後,並與實用主義(Pragmatism)、操作主義(Operationism)結合。
  邏輯實徵論基本主張有三:(1)反形而上學。認為過去哲學問題之爭論不休,主要是形上學家亂用語言所致。形上學的語言只是一種「擬似陳述」(pseudo-statement),沒有認知上的意義。哲學要成為嚴謹的學科,就必須自形上學中解放出來;(2)建立語言的意義標準。認為有意義的陳述不是邏輯的分析命題,便是可為經驗檢證的綜合(synthetic)命題。形上學不涉及真假,又無法以經驗證實,因而沒有意義,充其量只有表情達意的意義;倫理學和美學也是一樣;(3)哲學的任務是進行邏輯分析;哲學不在尋找第一原理,而是一種活動,一種對經驗科學的命題和概念進行邏輯分析的活動。
  在邏輯實徵論的影響下,教育科學的研究強調必須遵守事實與價值二分的原則。布瑞欽卡(R. Brezinka)即強烈主張價值中立的教育科學,認為教育行為是一種純粹可經驗的事實,可透過經驗來核證。理論的教育科學因而在尋求一種法則性認識的獲得,也因此其陳述命題系統必須要求免於價值判斷。在教育哲學方面,則著重教育語言的分析與釐清。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邏輯實徵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