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的教育合作與援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姍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已開發國家(developed countries)對於開發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ies)的教育合作或援助,通常有採用私人或民間性質者,如各基金會或教會組織;此外更常見者,則為各國政府有計畫地進行此項任務。各已開發國家除單獨對開發中國家有教育援助外,也透過一些國際組織,如聯合國的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兒童基金會(UNICEF)、世界銀行(the WorldBank)及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等,對開發中國家從事統整性的教育合作與援助。
  根據胡笙(T. Husen)等人所編的〔國際教育百科全書〕(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指出,此種國際教育合作或援助往往由三個基本的教育理念所引導:第一,為國家發展所必須;第二,為個人權利與機會之來源;第三,為增進國際關係與了解之基礎。在這些理念影響下,開發中國家似乎便能名正言順的尋求國際間的援助;而已開發國家似乎也就具有無法規避之義務。
  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的教育援助大都在提供高級人力,如教師、專家、顧問等,由此可知,所謂教育援助大都集中於技術協助(technical assistance)方面。然自一九七○年代中期以來,高級人力的供應已減少,而將其經費轉為增加學生與受訓者人數。此外就已開發國家提供資源的教育方面來看,一九七○年代以前較多集中於中等與高等教育(兼有普通及職業教育),因受當時人力資本理論影響而相信教育具有促進經濟成長之功效,而中、高等教育最能突顯此功能。一九七○年代以後,才漸將援助的注意力轉向基礎、初等教育及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方面。
  國際間教育合作與援助雖以促進經濟發展為目的,但卻必須置於政治情境下來運作,故而接受援助的國家主權與文化意識等是已開發國家所應避免觸犯的。開發中國家除應留意此問題外,面對各已開發國家各式各樣的援助與合作計畫,如何尋求整合與有效使用資源以符合自己發展需要,也為一大課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的教育合作與援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