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動作回應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Method, TPR
作者: 張玉玲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動作回應法」是一種強調經由肢體動作進行語言教學的外語教學方法;興起於一九六○年代,主要創始人是美國加州聖荷西大學(San Jose University)教授亞瑟爾(J. Asher)。
  亞瑟爾贊成行為學派的學習理論,把語言的學習視為一種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他認為兒童主要是經由肢體動作而非抽象的語言型式習得母語,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則應和兒童學習母語般輕鬆、自然而沒壓力。
  使用「動作回應法」的教學目標是:能使用並能回應各種以第二語言組合的句子。在教學初期以訓練聽力為主,聽力建立後再教學生說。
  「動作回應法」的教學特色是以母語的習得為模式,學生藉著完成動作來學習第二語言。其教學設計如下:
  1.老師下達命令,以肢體做出動作,學生聽老師的命令並做出動作來回應;接著,學生互相發布命令(角色互換),再用相關的肢體動作來回應。
  2.簡單的命令會變得愈來愈複雜,一直到整個語言都學完為止。
  3.學生需反覆地練習下命令及做出相關的動作來回應,直到他們精熟這些命令為止。
  4.沒有任何的母語翻譯,學生直接用第二語言來思考。
  5.肢體語言和實際的教材是主要的教學媒體。
  採用「動作回應法」學習第二語言的優點是:(1)由於在早期時運用命令及肢體回應,它提供了快速且持久的教學方法。在初期,學生可以長久記住他們所學的單字和片語;(2)學生高度地融入於主動的回應中,對學習過程格外感到興趣;(3)老師很容易教會學生有關動詞及動詞片語。
  至於該教學法的限制是:(1)老師很難用這種方式來教學生抽象名詞或修飾語;(2)課程開始時,發音似乎不受重視,因此學生的發音不是很好;(3)老師必須要很小心地做出「明顯」的動作。如果老師多加了一些不相關的暗示,學生會誤以為是這個字意思的一部分,而照單全收;(4)動作回應法不適合學習動機不夠強的學生,因為這種教學法的學習者應是自願而主動參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動作回應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