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會本地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culturation (Church)
作者: 張春申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會的使命是傳播福音於普世,因此不能不與文化接觸。過去,福音與文化接觸中,陸續出現了四個不同的名詞:適應(Adaptation),攝取(Assimilation),本地化(Inculturation)與脈絡化(Contextualization)。其中本地化較為流行。
  適應並不表達福音與文化的內在結合,僅是利用文化作為工具,方便傳播福音。攝取已見教會肯定文化的價值,吸收文化與福音結合。本地化採用「道成人身」的模型,神性與人性結合。福音攝取文化,同時降入文化,產生互動的關係。一方面成為本地教會、本地禮儀、本地神學等等,另一方面福音提高文化的品質,予以淨化。至於脈絡化更加強調福音與社會各個層面之間的互動關係。
  過去論文化視它為客體。文化在那裡?在風俗習慣、文物典章、傳統經典、社會脈絡裡。本地化是將福音與文化結合。但晚近更視文化在人的生活裡,於是轉向文化人。本地化已自向文化宣講轉為與文化人交談,由單向轉為雙向;要求彼此交談與分享、給與和接受、傾訴和聆聽。
  本地化過去常視為神學家的工作。他們一面認識福音,另一面努力「掌握」文化,於是好像在實驗室中製造本地神學、禮儀等。對此經常提出的例子是中古神學家聖多瑪斯阿奎納,他是當代的士林神學鉅子,將天主啟示的道理與亞里斯多德哲學結合為一。不過今天本地化已經清楚地以教會作為主體。教會是受福音薰陶的團體,福音落實於教會生活中。所謂本地化,即是教會深入文化。福音與文化結合於教會生活中,另一方面社會脈胳中的人群也為福音所同化。
  本地化工作中,過去似乎認為福音是最易掌握的,教會予人擁有現成的福音真理之印象。福音好似〔聖經〕中隨手可取的真理。不過這種靜態的福音觀已受到變化多端的文化與社會脈胳的挑戰。今天教會承認〔聖經〕中的福音真理,必須在時代的訊號,亦即在社會與文化背景中,註釋出來。因而教會能夠面對文化,表達自己攝取或抗拒、認同或糾正、接受或抗議的立場。所以本地化具體也能反文化,因為文化出於人的創造,並非都是十全十美的。
  最近本地化的理念又有新的演變。由於教會生活中的福音,從來不是單純的,它自始便是與不同的文化,如猶太文化、希羅文化等等結合在一起,構成不同時代與地區的教會文化。〔新約聖經〕中的教會文化則是後代教會文化的基礎與標準。於是所謂的本地化,實在而論,更是教會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互動,它的新名詞便是Interculturation,或可譯為「互相同化」。無論如何,教會肯定耶穌基督的福音該是「昨天、今天、直到永遠,常是一樣」,它既內在又超越文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會本地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