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駐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ㄊㄧㄥˊㄌㄧㄡˊㄖㄨˊ:「ㄓㄨˋㄕㄡˇ」、「ㄓㄨˋㄓㄚˊ」、「ㄓㄨˋㄗㄨˊ」、「ㄓㄨˋㄨㄞˋ使ㄕˇㄐㄧㄝˊ」。
  2. ㄅㄠˇㄔˊㄖㄨˊ:「ㄓㄨˋㄧㄢˊㄧㄡˇㄕㄨˋ」、「ㄑㄧㄥㄔㄨㄣㄩㄥˇㄓ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ù
解釋:
  1. 停留。
    【例】駐外使節、青春永駐
  2. 使停留。
    【例】駐軍、駐顏有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ù
解釋:
[動]
1.車馬停止。《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佗聞其呻吟,駐車往視。」唐.杜甫〈別房太尉墓〉詩:「他鄉復行役,駐馬別孤墳。」
2.停留。如:「駐外使節」。唐.王勃〈守歲序〉:「歲月易盡,光陰難駐。」
3.留住、保持。如:「青春永駐」、「駐顏有術」。唐.孟浩然〈清明日宴宴梅道士山房〉詩:「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卡住、塞住。
  2. [[動] ] 淹沒在水底下。
音讀: tsù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車馬停止。《說文解字.馬部》:「駐,馬立也。」《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佗聞其呻吟,駐車往視。」唐.杜甫〈別房太尉墓〉詩:「他鄉復行役,駐馬別孤墳。」

2. 軍隊屯營。如:「駐紮」、「駐軍」、「屯駐」。《舊五代史.卷四八.唐書.末帝本紀下》:「敏勸帝立東丹王贊華為契丹主,以兵援送入蕃,則契丹主有後顧之患,不能久駐漢地矣。」《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十月,朱全忠大舉擊楊行密,到地名清口屯駐。」《儒林外史》第四○回:「便將帶來駐防的二三千多兵內,揀那認得字多的兵選了十個,託沈先生每日指授他些書理。」

3. 停留、停住。如:「駐外使節」。《淮南子.道應》:「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傍徨。」南朝梁.江淹〈為蕭驃騎讓豫司二州表〉:「臣傾心駐氣,不蒙睿感。」唐.王勃〈守歲序〉:「歲月易盡,光陰難駐。」

4. 留住、保持。如:「青春永駐」、「駐顏有術」。《莊子.刻意》:「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唐.成玄英.疏:「斯皆導引神氣,以養形魂,延年之道,駐形之術。」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詩:「童顏若可駐,何情醉流霞。」唐.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詩二首之二:「城郭終何事?風塵豈駐顏?」

注音: ㄓ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駐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