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哈庫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a K´u Mai
作者: 霍德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達斡爾族民間舞蹈。又稱《魯日格勒》、《阿罕拜》。漢語譯為跳起來或狂歡的意思。流傳於內蒙古的莫力達瓦、黑龍江的齊齊哈爾、新疆的塔城、霍城等達斡爾族聚居區。每逢年節喜慶日子,特別是春節期間,整日跳《哈庫麥》。舞中所唱的歌曲,達斡爾語稱《哈庫麥呼蘇姑》(呼蘇姑,意為歌)。該舞主要由女子表演。每當春節期間,女子們精心打扮,穿上綢緞長袍,頭帶絹花,足蹬繡花鞋。相約在寬綽的人家相聚,參加者坐在南、北、西三面連在一起的火炕上,飲酒談笑。後乘酒性,輪番下地歡快的跳起《哈庫麥》。因室內場地的局限,每次舞者一般為二至四人。該舞分為三段:一、賽歌:人們攜手成圈邊歌邊舞,以歌為主,舞為輔,可齊唱也可對唱,有問有答,有分有合,有時還即興填詞。動作以〈拖步〉為主,緩慢行進,胯輕擺,膝微顫,雙手從一側擺向另一側。二、對舞:以舞為主,歌為輔。舞蹈動作豐富、優美,主要反映女子生產勞動和生活情態的。如提水、洗臉、照鏡子,扎腰帶等。也有純歡快情緒的動作,如雙人拍手、提裙擺胯等。該段舞蹈以呼號聲為節奏,速度由慢漸快。三、賽舞:又叫鎯頭奇(舉拳對打之意)。舞時多為二人一組,動作激烈、奔放、競技性強。舞者左手叉腰,右手舉拳揮舞,邊舞邊呼喊,二人進行激烈的比賽。該舞動作,上身平穩稍後仰,目視對方,胯隨著步伐重心的移動向斜前方頂出,左右交替擺動。動作優美、含蓄,風格別致。各地步法不盡相同,但其頂胯擺動是共同的特點。該舞的腳下動作,不論快慢,均以〈滑步〉或〈拖步〉走橫8字路線。這個舞步的形成,據說與達斡爾族常年在冰凍的江河上捕魚,光滑的冰面只能拖著雙腳滑行有關。傳統的《哈庫麥》無樂器伴奏,表演者以歌伴舞或以呼號聲為節奏。歌詞內容多描述狩獵生活和勞動趣事。舞時的呼號,以阿罕拜開始,另還有罕拜、達罕達等二十餘種,這些呼號均無特定內容。《哈庫麥》的歌曲,曲式工整,節奏鮮明,多為2/4拍和3/8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哈庫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