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石版印刷 - 教育百科
ˊ
ˇ
ˋ
  • 漢語拼音 shí bǎn yìn shuā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bǎn yìn shuā
解釋:
將原稿製成石版或加工金屬版的印刷版,以油質堊筆描繪圖案,再用海棉潤溼石版或加工金屬版,圖案部分即產生拒水作用。後以沾有油性藥墨的滾筒轉過石版或加工金屬版,版面上圖案以外的含水部分,則發生拒油作用,而描繪部分則著上油墨。最後,再上機印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石版印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thography
作者: 王宏德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石版印刷術Lithography一字,原係希臘文字「石」(Litho)與「寫」(Graphein)組合而成,現已成為平版印刷術的代名。1798年,奧國作曲家塞納菲爾德(Alois Senefelder, 1771-1834)發明石版印刷術,是為平版印刷術(Planography)的蒿矢。
  塞納菲爾德氏,初習法律,後來繼承父業學習歌舞,但是也並不如意。之後,乃從事作曲之工作,而頗受世人歡迎,因而想將自己所作的曲譜加以印刷出售。但是,在當時印刷之費用過高,而獲利微薄,故此他又自行進入印刷所當學徒,最後仍因資本不足,無力自行出版,又告作罷。在當時,他所居住的慕尼黑(Munich)附近的索廉河汾(Solenhofen),該地產石甚多,平日用石研磨銅版,或者以石代替銅版雕刻。而他本人由於家中經濟不佳,其母為人洗衣,一日命他記其洗衣賑,而他又在無意間將脂肪墨條寫賑於石版之上,數日之後竟發現日前所抄寫的字跡不能洗去,因此給他一個靈感,經過一再地研究試驗,初用脂肪墨反寫文字於石版上,繼塗硝酸與樹膠液後轅墨印刷,卒得成功,自稱為化學印刷(Chemical Printing)。
  石版印刷,分單色及多色二種。一色印刷即稱單色印刷,印刷時首重於印墨之調練,但調練印墨,需依氣候之轉變,原稿線畫之精粗,紙質之優劣,而酌定墨質之軟硬。如果墨稍硬,可加入適量的凡尼斯油(Vanishes)予以調和,使之變軟,但在夏天,線畫細,紙質優者而用硬墨。冬天,線畫粗,紙質劣宜用軟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石版印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