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天主教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tholic Libraries and Collections
作者: 邵婉卿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所謂天主教圖書館是指館藏資料隸屬於天主教機構者,從天主教小學到大學、小修道院到大修道院、小教區到羅馬教廷等都屬之。此外,還包括神學院、資訊中心和醫院圖書館,國內的耕莘文教院圖書館(館藏41,000冊)即為一例。英文Catholic第一個字母大寫或小寫的意義略有不同,小寫時視為形容詞,較適用於早期安提阿的古基督徒教會,意為「與教會有關的」(Church-Connected);大寫時即指天主教,泛指分散各地的羅馬天主教機構。
  由於天主教會的主要宗旨在傳揚聖徒的言論,早期圖書館資料的組織和維護即完全配合神職人員的習慣和需求,目的在使他們易於了解聖徒們的聖經用字和啟示,進而可以保護教義以抵擋當時希臘文化的哲學思想和異教教義。早期亞歷山大、凱撒的眾教會即十分重視依據聖經的論著和探討哲學性的著作,如重要聖徒Clement、Origen、Pamphilus和Eusebius等的作品。圖書館收藏、保存和綜合這些聖徒的作品帶來了西元4世紀的學術復興。
  因為早期教會如此重視文字作品,所以不難在天主教的圖書館發現許多被遺忘但尚存的古代政府出版品,而一般圖書館並不重視也不蒐藏這些資料,例如所謂的Muratorian Canon--西元2世紀後期有關新約教會法的作品清單等。
  至於天主教圖書館的流通政策,早期乃根據16世紀末Pope Sixtus V(1585-1590)所頒布的教令,至今仍題刻在梵諦岡圖書館內,當時曾十分嚴格地實行此法:
  依據教宗Sixtus五世永久的指示規定,為保護梵諦岡圖書館的館藏,應嚴肅約束並神聖地遵守以下的規定:除非有羅馬教宗的書面手諭,任何人都不可以將梵諦岡圖書館內的圖書、手稿及文件等從此地移走、挪開或取出至任何其他地方,館員、管理人員、抄寫員等皆不例外,任何階層人士及官員亦同。任何人若惡意將圖書予以破壞、移走、分開、偷竊、帶出、撕裂或損毀等,將立刻被逐出教門、定為有罪、並被咒詛,除非教宗赦免否則無人能免。
  無庸置疑的,20世紀的今天這個方法已不被天主教的圖書館採用。關於天主教圖書館的未來發展,可以預測的是傳揚聖徒教義仍是天主教的宗旨之一,其圖書館仍將完全的配合,只是方法和重點有所不同,如:未來各天主教的圖書館間將更加合作;將採用縮影或其他媒體形式提供重要的宗教、神學和教會歷史等類的館藏資料;將與其他非天主教機構的圖書館展開更多的合作關係,例如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公教大學圖書館(Catholic University Library)已經加入大學圖書館的合作組織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天主教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